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07,(2):18-18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被泄漏和不被不正当的利用,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意愿和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条款。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具备特定条件时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自劳动合同终止时起,劳动合同就失去效力。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发生下面两个情况之一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其一,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06,(8):17-17,18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中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况不同获得经济补偿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任新民同志: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第26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案例:谷某是一名已怀孕3个月的打工妹,因所在企业准备转产,恰好她与老板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已到期,老板便以谷某的合同期满为由终止了与她的雇佣关系。谷某曾听说《劳动法》里有专门保护怀孕妇士的条款,便向老板提出了异议,老板却拿出一本《劳动法》说:“这里面只规定了妇女在怀孕期内企业不能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没有规定合同期满时不能终止。”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5,(6):18-18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息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务工者所从事的工作对身体造成了损害.用人单位完全有责任对他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特殊照顾,所以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被泄漏和不被不正当的利用,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补偿金标准的探讨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06,(11):18-18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主要程序有: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受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定劳动合同。签定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签定劳动合同前,应了解应遵循的原则。按照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相似文献   

14.
第三讲农村信用社的劳动合同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此次推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同制,劳资双方均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均要依据法律行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信用社业务正常开展、保障员工合法利益、全面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的重要步骤。一、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必要性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调整劳动关系已由过去靠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转变,劳动合同成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劳动合同制是适应社…  相似文献   

15.
张某于2001年到一私营企业工作时,因不熟悉劳动法规定未能与业主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将近三年时因业主拖欠工资发生纠纷,张某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经仲裁委裁决让业主补发拖欠的工资,裁决书送达后,张某与业主在《劳动法》规定的“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向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14,(4):31-31
“永久性”合同在法律上叫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它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确定终止时间并不是没有终止时间,一旦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同样能够解除,因此“永久性合同”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明确提出订立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下岗职工有哪些合法权益?我国《劳动法》和劳动部颁布的有关规章对如何保护下岗职工权利都做了明确规定。具体来说,下岗职工有下列权利:一、知情权。劳动部于1994年11月14日制定发布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明确了裁员的程序,要求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征求和听取意见,让职工知情。二、提前通知权。对涉及哪些人员下岗或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必须在作出决定前30日内通知劳动者本人。三、补偿权。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依照国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06,(8):17-17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如一些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所签的劳动合同中.有“发生工伤事故责任自负”等免贵条款;如招用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违反了国家禁止招用童工的规定;在合同里规定女职工在法定的婚育年龄不得结婚、生育,就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的规定;甚至有些合同书规定半年支付一次工资、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费自理等等,更是违反了国家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05,(9):18-18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付给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9,(10):46-46
一、口头约定的合同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这样.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求职者权益将受到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