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葛新 《辽宁经济》2000,(11):29-29
“厂务公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步骤,是国企民主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实行“厂务公开”必将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民主参与意识,也必将推动社会主义企业向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和参与“厂务公开”活动是展示工会组织民主管理职能的新天地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走中国特色道路不可动摇的原则。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民主管理,职工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自立 《魅力中国》2011,(7):204-204
厂务公开是是职工行使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权力的重要载体,厂务公开要着眼于调动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依靠广大职工办好企业.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和创建和谐企业。本文从推行厂务公开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厂务公开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3.
耿家勇 《魅力中国》2014,(26):20-20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实现企业民主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有助于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感。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西经济》2008,(5):5-5
5月20日,全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召开。据介绍,至2007年12月底,我区4730家已建工会组织的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已全部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已建工会组织的公有制事业单位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达99%:已建工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达82%。  相似文献   

5.
刘秋 《黑河学刊》2012,(7):14-15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发展政治文明的关键要义。在依法治企的进程中,黑河电业局在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拓宽渠道、延伸内容等方面下功夫,在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与监督下依法从严治企,有效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总结了中油测井公司测井仪器厂实施民主管理的经验,即,在厂务公开的过程中,切实做到"四个到位",确保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切实抓好"三个重点",确保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切实做到"五个坚持",确保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促进了工厂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莉洁 《魅力中国》2014,(24):73-73
几年来,在企业中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去的了明显的成效。企业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一做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广大职工参厂政、议厂事、促厂兴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释放了民主管理的潜能。然而,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深化新时期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而繁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域、内容、方式、手段、实效性上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呢?  相似文献   

8.
厂务公开是实践"中国梦"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动员和依靠职工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企业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为集团公司"百亿工程"建设服务。当前,厂务公开工作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应向高层次推进,使"公开"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公开"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姚小华 《魅力中国》2013,(34):361-362
推进厂务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维护职工利益,保障职工民主权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行厂务公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十八精神的重要体现。厂务公开这种有效形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广大员工始终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改革当中,真心实意地关心企业发展。切实把厂务公开作为一项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0.
沈阳苏家屯供电局长刘述铎,是民主意识强的局长。他走到哪里就把民主作风带到哪里,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前年他到供电局任局长以后,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尤其是今年在中纪委六部委发出加强厂务公开通知以后,他为了把厂务公开、民主议事,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又提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厂务公开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依靠职工加强民主管理,努力开创2002年供电工作新局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和厂务公开”。其中提到的厂务公开,就是要让职工知厂情、参厂政、爱厂事、督厂行,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企业厂务公开作为一项与党群干群关系和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联的系统工程,其公开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通过民主参与管理,促成公开透明,改善干群关系,调动积极因素,形成应有合力,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持续、快速发展。重庆川九公司着力于有效帮助干部职工认清改革形势,在开展厂务公开中明确“四个关系”,各项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雷有强 《发展》2010,(4):66-67
加强厂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开创互利双赢新局面,促进企业发展,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同时企业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广大职工团结、奋进基础上的,是相生相惜的共生关系。尤其当企业面临诸如金融危机以及各种困难的时期,更需要认清形势,坚持以职工为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大力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从而保证各项方针策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开放潮》1999,(7)
厂务公开,成为时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新话题。推行厂务公开,加强职工群众的监督,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重大举措,是现实的呼唤,是廉政建设的“阳光行动”。它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央领导同志曾经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行厂务公开。本刊第5期刊登顺昌富宝实业有限公司推行“厂务公开”取得好成效的调查,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 推行厂务公开,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者想不想、愿不愿、敢不敢公开的问题,同时,要从制度上规范厂务公开的范围、内容、要求与程序,使厂务公开不因人而异,或因企业领导者的看法、注意力改变而改变,同时,要以企业财务公开为核心,把涉及企业与职工切身利益、影响党群关系的“热点”问题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企业厂务公开管理方面的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在实践中好的做法进行了归纳提炼,提出:民主管理的组织建设应形成一个有序的、层级式的网络,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三级民主管理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和谐企业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邓建华 《天津经济》2015,(10):56-57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部不断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探索,通过持续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坚持开展民主评议,夯实企业民主管理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畅通了工作渠道,增强了工作实效,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韩旭 《魅力中国》2013,(17):17-17
在煤矿企业中.实行厂务公开和企业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笔者姑合工作实践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此进行了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浙江工商》2009,(3):46-47
近日召开的宁波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会提出工作目标,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厂(事)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全覆盖基础上,已单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建制率超过80%,其中今年分别新增1000家以上。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宁波市362家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已全部实现厂务公开;有3412家事业单位实行了事务公开,  相似文献   

19.
刘占忠  雷专平 《发展》2000,(4):26-27
加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人的作用和民主管理,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重视职工群众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加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种民主管理是管理工作普遍行之有效的方式。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大力推行的厂务公开就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厂务公开,是近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诞生的一种企业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自从在石家庄天同有限公司、天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抚顺特钢公司等单位试行以后,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正在向全国范围辐射。当前,亟待正确引导,加大力度,规范运行,努力将这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举多得的效应 厂务公开,就是将厂务公布于众,让职工知情,听职工议事,请职工监督,靠职工发展。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