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测定益中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0nm,流速1ml/min,柱温40℃。结果:平均回收率99.02%,RSD0.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益中颗粒中甘草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测定益中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0nm,流速1ml/min,柱温40℃.结果:平均回收率99.02%,RSD0.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益中颗粒中甘草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简便、准确、可靠的测定白酒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检测方法。样品在氮气保护下蒸发脱醇后以水定容,以0.02mol/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92+8);在C18反相柱上分离,于230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梨酸、苯甲酸在1.Ong/mL~1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山梨酸、苯甲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6.4%、92.3%-102.8%;检出限分别为0.8mg/kg和1.7mg/kg。证明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本法可同时测定白酒中糖精钠。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波消解对腊肉制品进行前处理并通过微波消解的优化条件,使消解更合理更完全:分析石墨炉法测定铅镉及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砷汞的选择的探讨,所选方法对腊肉制品的砷铅汞镉的检出限(mg/kg)分别为0.052、0.10、O.010、0.01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62%、100.14%、94.65%、100.06%:线性范围分别为0-10ng/ml、0-50ng/ml、0-10ng/ml、0-2.5ng/ml。本文所选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性和准确性好,适合腊肉制品的前处理及其砷铅汞镉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原有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原方法为先加硝酸碳化,经500℃高温灼烧4小时后,将样品进行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较为繁琐:现将样品不经处理直接稀释后进行测定。结论:新方法直接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在含锌0.5μg/ml-2O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锌含量呈线性关系。重现性好,精度高,节约试剂,节电、节省工时。结果平均回收率锌99.88%相对标准偏差锌0.4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12株流感嗜血杆菌耐药菌用纸片法作β-内酰胺酶测定,用PCR法检测产酶流感嗜血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结果:纸片法测得产酶菌株32株,产酶率28.6%(32/112):32株产酶菌中PCR法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菌株29株,阳性率为90.6%(29/32),其中质粒DNA模板组阳性为25株,基因组DNA模板组阳性为4例。结论:(1)流感嗜血杆菌耐氨苄西林主要由质粒介导产生β-内酰胺酶所造成。(2)PCR法是研究流感嗜血杆菌是否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及该基因所在位置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本实验室成功提高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的基础上,分离获得36株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用纸片法测定它们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后,用PCR方法对产酶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与否进行检测,对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机制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定消炎止咳糖浆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麦冬、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C18柱(4.6mm×150mm,5um),流动相:甲醇2g/L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280nm;流速1mL/min。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进样量在0.1405~1.2641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52%(n=5)。结论:薄层色谱法准确、简便,专属性、重现性好,可用于消炎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干法灰化-盐酸溶解灰分,通过氘灯扣除背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铅标准在0—80ng/m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75。以3SA/S计,铅检出限:1.05ng/mL;方法精密度RSD〈5%,加标回收率83%-102%。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浓缩系统与GC/MS连用,建立了城市中受污染空气中恶臭气体的分析方法,方法用苏玛罐采集空气样品在预浓缩系统中经液氨于-150℃冷冻浓缩后,进入GC/MS进行分析。12小时内,苏玛罐中24℃的凝结水并不影响苯基乙酸的再回收。因此,在不损失苯基乙酸的情况下,这种三级冷阱预浓缩技术是可以有效的除去水件目对湿度(RH〉95%))和二氧化碳(38%)的。用这种方法,空气样品中苯基乙酸的检测限可以达到ug/m^3级,经七次重复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异烟酸-巴比妥酸作为显色剂代替异烟酸-吡唑啉酮测定杏仁油中的氰化物。通过实验,校正曲线在0~2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4937X-0.0005,相关系数r=0.9991,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kg,加标回收率为92.4%。该方法克服了苯甲醛与吡唑啉酮反应产生白色混浊的干扰,可用于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中痕量溴酸盐的测定问题,建立了一种以乙酰丙酮为衍生剂、用GC—ECD测定的实验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75ug/L,测定系列浓度溴酸盐水溶液的相对偏差(RSD)均小于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3%-102.4%。  相似文献   

12.
提出单位: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锡化学分析方法砷量的测定本标准为修订标准,是对GB/T3260.3-1982《锡化学分析方法亚铁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砷》的修订。本标准方法为:在盐酸介质中,用锌粒将砷还原为砷化氢气体与基体分离等,砷钼杂多酸与孔雀绿形成绿色离子缔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35nm处测量其吸光度,测定范围为:0.00020%~0.12%。本标准水平为国际先进水平。索取号为G20000463,文本总计5页。锡化学分析方法铝量的测定本标准为修订标准,是对GB/T3260.7-1982《锡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红花中提取红花黄色素。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以水为溶剂进行提取。结果:水煎煮法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率高于超声法和浸泡法。结论:采用水煎煮法提取红花黄色素含量为733mg/ml,RSD为0.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中草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样品用湿法消化。结果:重金属铅的平均回收率为97.3375%。回归方稃Y=0.0005X+0.0138;相关系数r=0.9991,RSD=0.651%0.4749%。结论:本方法准确、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原有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原方法为先加混合酸20—30ML置消煮炉上消化,过程较为繁琐:现将样品不经消化直接稀释后进行测定。结论 新方法直接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在含铁0.5μg/ml-4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铁含量呈线性关系。重现性好,精度高,节约试剂,节电、节省工时。结果 平均回收率 铁 99.84% 相对标准偏差 铁 0.35%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硝酸盐氮结果表明,硝酸盐氮在0.04-10mg/L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mg/L,回收率93%-107%之间,方法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土壤中硝酸盐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GB/T500937—2003中滴定法(第一法)和比色法(第二法)测定食品中过氧化值含量,经过分析,总结出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稀释:二、油脂的提取;三、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四、过氧化值含量低时应注意的问题;五、油脂量少时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茶叶中富含一定量的硒,由于茶叶本身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癌等保健功能的食品,含有微量的硒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更加强了茶叶的保健效果。建立微波法消解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本地区某企业茶叶中徽量的硒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茶叶样品,原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在在最佳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22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样品测定硒的加标回收率为97.7%~100.9%。结论: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对茶叶中硒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能满足日常对茶叶开展硒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AFS-2202E型双通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对砷进行测试和测定。以一次性餐盒和餐碗为样品,测定其中砷的含量。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L一4.26μg/L,线性范围为0—200μg/mL。  相似文献   

20.
文中研究了Co°及w合金在CuCl2柠檬酸的乙醇非水溶剂体系中的浸取行为及其对氧化物溶解反应的抑制效果。指出,在4%CuCl2-1%柠檬酸-乙醇(非水)溶液中,电磁搅拌60min,Co及合金的浸取率>99%,而CoO的溶液率<0.2%,适于分相测定的要来。该方法用于炉渣中少量Co°的分离测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