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时代,舆论凭借网络突破了传统舆论存在的空间,社会公众凭借网络提供的平台,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带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价值评价。网络舆论是传统舆论与网络平台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带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即隐蔽性与公开性、真实性与虚假性、包容性与狭隘性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2003年因孙志刚之死这一标志性事件而被称为“网络舆论元年”。自此,现实社会中每一件重大的公共事件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湖北石首事件”、“邓玉娇案”等一些公共事件处理中,网络舆论与传统主流媒体逐渐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本论文以“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事件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舆论与传统主流媒体议题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的兴起和深入发展,给我国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能否及时正确回应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面对方兴未艾的网络舆论,政府如何回应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向度:以堵、截、断为特征的刚性管控和以因势利导、平等对话为导向的柔性治理.近些年的发展态势表明,对网络舆论的刚性管控陷入了难以缓解的现实困境.本文在分析当前政府回应网络舆论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通过提升政府官员的信息素养、科学构建网络舆论回应机制以及强化网络舆论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由此实现网络舆论回应从刚性管控到柔性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已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生态的优化与发展,影响着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并将对整个社会生态的良序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整个社会高度重视。对近十年来中国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生态问题的研究情况展开述评,通过梳理国内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生态问题的研究特点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开展网络生态问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从个体舆论→群体舆论→团体舆论的形成过程。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不同的网络伦理道德原则以应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  相似文献   

6.
田旭 《魅力中国》2010,(29):90-90,21
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近年来,网络舆论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甚至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网络民意对我国政府行政方式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直接表现在政府的行为方式的发生转变上。在网络技术推进政治参与的今天,分析网络民意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登上历史舞台并越发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网络舆论在影响社会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体平民化,言论自由化、多元化趋势,使得网络舆论显示出强大的威慑监督力量,也芙大的推动了传媒监督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舆论中所存在的众多不足与缺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加强时网络舆论的引导。更好地利用网络舆论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Web2.0时代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在公共领域内对于信息传播以及整合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微博能够成为一种工具手段,发挥传播实时信息、聚合公民意见的作用,形成网络舆论。微博问政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以及在微博问政模式下政府决策的转变,分析微博问政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在我国,政府已经做出改变,积极吸纳网络民意补充政府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是社会权利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技术的主体重塑功能,使得公民个人、新闻媒体和利益集团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成为与国家平等对话的网络舆论主体。网络舆论呈现出"一体两翼四肢"式的多主体关系,公民个人、党政部门、新闻媒体和利益集团等行动主体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分别通过权利、权力、影响和利益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杨玉 《重庆与世界》2012,(10):49-51
网络舆论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对网络舆论问题的大量研究,在搜集和研究了近几年学术期刊关于网络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之后,以《河北大学学报》为例进行剖析,从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影响,以及如何规范网络舆论方面进行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这些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这些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舆论形式。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已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在介绍网络舆论概念、特征、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公众参与的主要平台的时代大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问政来提高行政效能和提升执政能力,扩大民众的参与度,建设效能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微博因其信息传播即时性、裂变性、草根化,以及舆论传播受"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特点,使之与传统网络媒介相比,有了自己独特所在,使政务微博成为各级政府网络问政的有力新渠道,它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公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面的舆论可以为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也会致使一些消极扣负面的舆论散播,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们应该正视网络舆论对反腐倡廉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要正视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监督主阵地之一的现实,尊重网民的意见和举报,以扩大扣强化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5.
尚彦镔 《魅力中国》2013,(11):324-324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能否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已成为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一、网络舆情的成因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事件,它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导火索,其性质往往决定着网上舆论的热度和影响力。2.社会心理,丰十会公众的不同心理趋向决定着同样一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舆论强度,如当前社会中“仇富、仇官、仇警”等情绪较突出,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就更容易引发网络关注。3.重点网站,其如果集中、突出报道某个事件,便会在极短时间内形成网上热点,对于形成主流舆论具有重要作用。4.传统媒体,相较于网络,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以,传统媒体是否及时介入,介入后的报道力度或者言论倾向如何,对网络舆论走向具有重要影响。5.政府应对,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部分网络事件之所以会引发负面炒作,甚至从网上走到网下,与地方政府应对措施不当有着紧密关系。6.意见群体,以资深网民为主体的网上意见群体,是影响网上舆论热度或走向的重要因素,许多“意见领袖”的博客、论坛等对网络舆论的走向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7.网民参与,网民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网民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16.
王人扬 《宁波通讯》2014,(15):64-65
<正>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成功与否也已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参考。随着宁波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关住房城乡建设的网络舆情风生水起。这在客观上要求宁波市住建系统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与舆论危机的化解能力,建构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宁波市住建委始终把及时妥善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作为舆论应对工作的重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一、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1.网络舆论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舆论表达形式,在当代社会,已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形式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且对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我们已全面迈进信息时代,网络舆论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彰显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新特点,如何根据网络舆论的特点潜移默化地感染受众,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网络舆论的特点和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重点探讨了加强新时期网络舆论引导的途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信息化的中国,网络舆论对网民的知情意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走在社会思潮前沿的活跃的大学生们,一方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视野、判断、思维等方面起着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言论又丰富着整个的网络舆论环境.本文通过网络舆论与言论自由的关系辨析,分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管与大学生言论自由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制度、提升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借鉴他国成功管理经验等合理建议,用以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环境与保障大学生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民间网络舆论影响力急剧增大并且非理性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增大官方网络舆论的吸引力与说服力,促进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的互动融合,提高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加强对“网权力”监管,加强对民间网络舆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