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保险代理人多因素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郎国放  金芳 《山东经济》2006,22(6):71-74
由于保险代理人和保险人以及投保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有可能造成保险代理人的败德行为,所以,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是否有效,成为一个影响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险人对保险代理人激励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单因素激励分析和多因素激励分析两种方式。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双因素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多因素激励机制的有关特征和相关解释,并且得到了一些在对称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单因素激励机制和多因素激励机制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出于使问题简化和便于理解的目的,采用双因素激励模型,并且用非一般函数的形式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
王敬华  邓念武 《特区经济》2006,213(10):331-333
现金价值条款引发的保险合同纠纷很多。究其原因,在于选词不准、说明不当、投保人疏忽等方面。对现金价值条款理解有争议,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未履行现金价值条款说明义务,合同可撤销;保险人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此,保险实务中要注意:现金价值条款应尽量通俗化;保险人及其代理人应如实准确履行现金价值条款说明义务;投保人应充分行使知情权,科学确定是否退保及退保时机等。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投保人的逆选择问题 在投保前,保险标的掌握在投保人手中,由于信息的私密性,保险人很难充分了解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对保险人而言,保险市场的总体风险不仅没有通过保险进行分散,反而将高风险的个体集中起来,保险人的保费收入将低于所需的保险赔款,面临破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孙雪 《辽宁经济》2006,(6):42-42
诚信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过去十几年来的粗放经营、片面强调保费增长速度的外延式扩张,其结果是诚信缺位现象严重,诚信反而成了目前我国保险业亟待挖掘的短缺资源.一方面,保险人极力扩大代理人队伍,造成代理人素质良莠不齐,加大了展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投保人在投保时未尽如实告知义务、隐瞒保险标的真实情况,乃至铤而走险蓄意制造保险事故,骗赔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利益关系上的矛盾,使得保险双方的行为选择更像是一个博弈:保险双方的诚信博弈.  相似文献   

5.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影响到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危险估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未影响到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危险估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可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寿险代理人市场上出现了越采越多的短期行为.这些行为侵害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长期利益,阻碍了个人寿险代理制度的顺利运转,成为影响我国个人寿险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究其本质,上述行为均可归结为寿险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个人寿险代理市场上各方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一致以及激励机制的不合理.文章主要从代理人和投保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寿险代理人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引入第三方的监督者的声誉激励以期降低寿险代理人和投保人之间逆向选择风险,最终实现对寿险代理人的最优激励.  相似文献   

7.
在保险发展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之时,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让保险人重新审视保险的发展道路。消费资本化能使投保人和保险人达到双赢,缓解激烈的行业竞争,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保险业。  相似文献   

8.
保险代理人的素质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宏 《辽宁经济》2009,(1):101-101
保险代理人是受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其授权范围内为其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保险代理人必须经过严格考试,持证上岗。保险代理人参加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保险代理人须由被代理保险公司核发《保险代理人展业证书》。保险代理人在保险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代理保险业务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保险代理人在其业务中欺骗保户,将受到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翠  陈书静 《宁波通讯》2012,(10):33-33
【案情回顾】 2011年11月,葛某将新购置奥迪牌轿车投保了商业险。保险合同中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葛某在投保单的投保人声明处和机动车辆商业险责任免除明确说明书的投保人声明处均签名。  相似文献   

10.
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经营信用的行业。由于保险合同履行上的继续性,合同交易的结果不能立时显现;保险合同是射幸性合同,在合同对价方面,投保人所支付的保险费与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存在着数额不对称的特点;保险经营技术性强,一般社会公众很难窥其堂奥。上述保险经营的特点,都显示了诚信对于保险市场的重要性。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新《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①然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保险立法相比较,在告知义务方面,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还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1.
保险人需明确说明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应包括免除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其并不局限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除外责任"条款;投保人已知或应知的免除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免责条款,即便保险人未明确说明,也不应导致该条款不生效力。  相似文献   

12.
Three incentives for hiring auditing servic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1) to signal outsiders about the company's prospects, (2) to provide a potential source of loss recovery for investors (insurance), and (3) to reduce agency cos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for the first two (signaling and insurance) to interact while controlling for agency costs. We conduct an experiment in which highly experienced financial analysts provide stock price estimates for a company that is under financial stress. We manipulate, between participants, the signal provided by the audit opinion (going‐concern modification, yes/no) and the ability of investors to recover losses from auditors. The key finding i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going‐concern opinion on investor value judgements is moderated by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uditor provides an insurance function. Specifically, the negative effect of a going‐concern opinion on the analysts' stock price estimates is reduced by the extent that the environment treats the auditor as an insurer.  相似文献   

13.
存款保险公司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际执行机构,其组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存款保险计划能否得以实现。由于存款保险体制的不同,存款保险公司有着不同的设置模式,并且不论在何种模式下存款保险公司都会受到多种消极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寻求优化的设计方案。并且,探讨存款保险公司建构的法律需求有利于公司运行与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曹平  王一流 《改革与战略》2010,26(12):61-63,67
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在投保人缺位(死亡或者破产)的情形下,保险合同因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继续有效,而此时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如何行使在我国《保险法》中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难免滋生纠纷并影响权益救济。根据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原则,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在投保人缺位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规则,并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如何完善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具体制度进行设计,提出立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继伟 《科技和产业》2011,11(7):118-120
保险合同中健康保险由于其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导致了保险关系建立的从始到末出现当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对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代理人以及医疗机构四方在保险关系建立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分析,指出了现有博弈产生的均衡造成的对各方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博弈困境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红润 《特区经济》2010,(9):245-247
保险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上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它要求保险告知义务承担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将其所了解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误述或欺作。对此,我国《保险法》第16条有相应的规定,但该规定仍有不足。本文从国外保险立法的相关规定入手,对保险告知义务的主体、告知义务的内容及告知义务产生的法理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法》第16条的完善作了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7.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理论界、监管机构和保险业内关注的问题,该研究使用2007-2012年975家保险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利用各种影响因素来解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差别的原因。研究发现,保费增长率、赔付比率同企业偿付能力负相关,保费收入比重、资产净利率和准备金提取率同偿付能力正相关。论文拓展了对偿付能力的研究,并在改变保险公司发展模式和提高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抑制保险代理人的违规操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中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行为日趋严重的问题,文章从保险代理人佣金制度的角度入手,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目前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佣金制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如果保险公司期望代理人提高其工作质量而“质量“信息又是不可观测的,则激励佣金制度也不应用于激励代理人增加其业务数量这一结论。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关于如何激励代理人提高其业务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Rules of k names are methods that allow two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parties to share the power to appoint officers. One of the parties (the proposer) selects k candidates from a larger pool, and then the other party (the chooser) selects the winner from this restricted list. We investigat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two parties could agree ex ante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roles, one of them preferring to be the chooser and the other preferring to be the proposer. We show that this may not always be possible, and discuss what are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s where agreement can be reached.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2009–2010 health care reform debates, many policy makers presumed that a lack of competition in the U.S. health insurance industry had resulted in greater levels of uninsurance. However, such a presumption has no basis in current research. This study, with a panel data set of the 50 states and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over the years 2001–2007, examines how health‐insurer market concentration at the state level influences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with either individually purchased or employer‐sponsored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Two‐stage least squares estimates are derived using a lagged measure of health‐insurer concentration as an instrum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health insurers exercise market power on the seller side of the health insurance marketplace, but the restriction of output is limited to the individually purchased insurance market seg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