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工程的核心是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是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推进剂。因此,在提升西部的自主创新水平方面,由金融创新入手不失为一条捷径。本文基于对西部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升西部自主创新能力的金融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就业与自主创新影响机理的分析,利用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高质量就业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质量就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呈现东高中西低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就业与自主创新大体成正相关关系,当高质量就业水平较高时其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是促进的,而当高质量就业水平较低时则会抑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质量就业影响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数字金融发挥了调节作用,即数字金融通过提升各地区的高质量就业水平促进了自主创新发展;高质量就业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着数字金融的双重门槛,数字金融水平越高,其对高质量就业促进自主创新发展的调节作用更有效;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升高质量就业对不同技术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仅在东、西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模型测算金融支持对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力度,并结合商业银行贷款的贡献率及存贷比状况对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广东省金融运行活动对该类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且效率偏低,各地区之间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金融支持效率的区域性差异。因此,应实施税收优惠和探索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创新贷款支持的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并针对区域特点制定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这是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5.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拟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6.
金融集聚有助于为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融通支持,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城镇化建设不仅是金融集聚的基础,其建设过程本身就对金融集聚有着强烈的需求。今后西部地区应加强金融集聚的政策支持,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推动金融创新,从而营造金融集聚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璐 《时代金融》2014,(7X):67-68
金融集聚有助于为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融通支持,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城镇化建设不仅是金融集聚的基础,其建设过程本身就对金融集聚有着强烈的需求。今后西部地区应加强金融集聚的政策支持,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推动金融创新,从而营造金融集聚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8.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拟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9.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融合,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有力抓手.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其典型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创新驱动战略、科技金融工作定位、保障机制、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科技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推动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的银行在金融创新上采取的模式也各有不同,具体而言有: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以及合作创新。本文从金融集群的角度,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上海金融集群内中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展开分析。通过对三种金融创新模式的博弈研究,得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资银行适合采用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邓平 《济南金融》2008,(8):13-15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金融发展水平。我国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张已满足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而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并未达到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门槛水平,对创新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有限,尤其是对私人部门的信贷甚至一直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局面,发挥金融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蒋华 《金融纵横》2013,(4):31-36
科技金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本研究从科技金融创新背景出发,结合国内科技金融创新案例,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等角度探究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架构建设,多角度地提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国27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使用深度,再次是数字化程度。分地区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区域创新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对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活动增益效果显著大于东部、西部地区。分创新层次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各个层次的区域创新水平有突出的正向驱动效果。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提升金融效率和市场化水平进而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与金融控股公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水 《银行家》2008,(4):71-73
从政府主导型金融创新过渡到金融机构主导型金融创新,或者说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培育充满自主创新意识的金融机构,才是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金融发展水平.我国金融规模的不断张已满足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而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并未达到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门槛水平,对创新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有限,尤其是对私人部门的信贷甚至一直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局面,发挥金融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石洋 《国际融资》2012,(10):21-27
前不久,九个国家相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关村作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战略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关村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务经济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已成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但是,随着劳务经济规模扩大、结构转型和资金需求的不断变化,金融扶持出现了政策不明、创新不足和服务滞后的问题,本文结合西部贫困地区定西市金融支持劳务经济实际,对发挥金融核心作用,提升劳务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纷纷从数据集中入手进行新一轮由技术主导的金融自主创新。数据大集中主导的金融自主创新存在着创新安全、技术设备及人力资源准备、数据有效利用等问题。银行应利用数据集中进行银行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技术创新、银行服务供给创新和风险控制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助力区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地区专利申请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等分维度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样本的探究发现,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西部创新的驱动作用也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助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地区金融包容性水平的测算,已有不同的指数方案。本文在比较不同方案的基础上,利用Chakravarty和Pal指数方案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2007~2012年间金融包容性水平及其变化,实证发现,期间中国绝大部分省份的金融包容性水平都有进步,尽管进步程度不一;各个省份的金融包容性水平相差悬殊,在地区之间表现为东部居高、西部居中,而中部居下,各个省份金融包容性水平提升空间和潜力也各有差别。提升中国各省的金融包容性水平,要处理好战略与对策、全局与重点、长期与短期、传统与创新、市场与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