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尊敬的张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榆林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刚刚闭幕之际,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不畏严寒,不辞劳苦,前来参加以"西部大开发,榆林大发展"为主题的"十二五榆林持续跨越发展暨<新西部>创刊十周年高峰论坛",这充分体现了与会领导、学者对榆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在2011年一元开启、万象更新之际,我们大家集聚一堂,在塞上名城榆林举办"西部大开发,榆林大发展--十二五榆林持续跨越发展暨<新西部>创刊十周年高峰论坛",真可谓是新年又逢新喜,吉庆祥和如意.首先,我代表陕西省传播学会、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室,向<新西部>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同时预祝"西部大开发,榆林大发展--十二五榆林持续跨越发展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栾克军 《发展》2010,(12):14-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家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凋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全面系统地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量身定做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为全省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三强一富一美"蓝图,结合榆林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发展规划,着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全力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  相似文献   

5.
拥有"中国革命红都"、"将军故里"美誉的志丹县,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赢得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百县(市)"、"'十五'陕西经济增长最快县"的荣誉,连续两年蝉联"西部百强县"、"陕西十佳县"桂冠.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征程中,志丹县更加关注民生,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全力推动志丹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惠民工程。近年来,陕西抓住这一机遇不放松,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着力点,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西部大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持续有效推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国家在西部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是国家在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通道.20世纪末,张掖市凭借其独特的农业优势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低水平的小康.进入21世纪以来,张掖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节奏明显趋缓.研究推进张掖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对于化解当前经济发展困境、推动经济创关过坎和转型升级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承英 《特区经济》2005,(12):190-191
世纪之交,国家纵览全局,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推动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西部各省属典型的农业大省,所以西部开发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西部农村的开发,尤其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因为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是  相似文献   

9.
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是国务院西部办生态组认可的生态产业亮点.园区的创建和成功运行,不仅能用生态产业项目有效改变榆林脆弱的生态环境,还能够应用农业高新科技带动陕北老区的"三农"发展,并将能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产业开发的样板和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10年,四川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重点做好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结构调整、科教兴川、改革开放之"五篇文章",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诗琪 《中国西部》2010,(12):50-63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西部大开发十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回眸过去,思考现状,展望未来。为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西部大开发,《中国西部》的镜头走进西部开发十年来的经验,较为全面地展示西部大开发十年中西部12个省区市的重点工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更大的努力推动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寻求西部的再开发,再开放,再腾飞!  相似文献   

12.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西部大开发十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回眸过去,思考现状,展望未来。为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西部大开发,《中国西部》的镜头走进西部开发十年来的经验,较为全面地展示西部大开发十年中西部12个省区市的重点工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更大的努力推动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寻求西部的再开发,再开放,再腾飞!  相似文献   

13.
继五年前从"西部经济强省"转入"西部强省"之后,随着省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决策,陕西的西部强省目标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赵乐际代表省委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陕西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走在上升通道,阔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赵乐际指出,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这个目标,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的战略,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大环境下,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前途,通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切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全力维护西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举措,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构筑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有力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最明显的十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今后,陕西省西部大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在未来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实现陕西大跨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榆林正在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级的能源化工基地。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让科技英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榆林能源化工产业与国际接轨做出重要贡献,从而推动榆林经济跨越式发展,使榆林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三问榆林     
这是新世纪的十年,这是突飞猛进的十年。这十年发生的太多,过的太快,仓促之间,新千年的又一个十年已经走来。今天,我们有必要停一下,想一想,下一个十年怎么办?榆林,作为中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翻版的"中国的科威特",作为陕甘宁晋蒙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每平米土地下面就有6.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138吨盐、14公斤石油……其中,岩盐预测储量为6万亿吨,占全国26%!但是,榆林要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硅谷"、经济强市、"中心城市",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还十分艰巨。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榆林发展尚存在哪些阻力?能源大市未来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带着这些疑问,《西部大开发》杂志特别组织报道小组,进行多路调查采访,并提出三个关乎榆林未来发展的问题。一问:榆林有什么?二问:榆林缺什么?三问:榆林走向哪里?相信这种理性的思考,可以梳理榆林过去十年的开发轨迹,总结开发经验和成就,探讨下一个十年的开发路径,推动榆林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来看,人力资本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更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开发,并以此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下面就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资本大开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程正明 《发展》2000,(5):15-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为西部地区的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也给临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于3月21日至23日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他强调,中央将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深入推进,努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