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讲求经济效益,这是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中央、国务院把提高经济效益当作今后国民经济建设十大方针的核心。农业贷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怎样提高其经济效益。这是当前农贷工作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受着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文仅就农业贷款投放结构及其经济效益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农业贷款投放结构与经济效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是农业银行当前和今后的一项中心任务。如何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其主要途径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在实际工作中探讨。个人认为,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的根本是人,突出解决人的因素,这是提高农业贷款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根本途径。一、对如何提高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认识。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  相似文献   

3.
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过去,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生产上搞单一经营,忽视经济核算,经济效益很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大量农业贷款沉淀积压,不能灵活周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社队和社员收入显著增加。农村金融工作也有所加强,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有了提高。但就整个农业信贷工作来看,还没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当前,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有许多有利条件,农村金融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4.
经济效益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社队和社员得到的实惠,还影响到农业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关系是重大的。过去由于对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标志问题,研究不够,看法片面,大大限制了农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了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提高。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曾经可笑地把生产队买了几头牛和几架耙,多少化肥和种子,当成是农业贷款的经  相似文献   

5.
经济效益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社队和社员得到的实惠,还影响到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关系是重大的,但是对于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标志问题,由于研究不够,看法片面,大大限制了农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了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提高。例如,过去我们曾经把帮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给银行农业贷款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主要是贷款单位增加,贷款对象、贷款结构和农副产品收购、结算工作等都有了改变。农业银行的工作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新情况,不断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是个值得研究的问  相似文献   

7.
逾期农业贷款实行按季结息的必要性目前农业银行信用社农业贷款仍实行传统的、僵化的、一刀切的“利随本清”的结息制度,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弊大于利。首先,不利于信贷资金的周转。其次,农贷逾期后长期不收息,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心理负担,从而淡薄了农户的信用观念,严重制约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如不加以改进,势必影响信贷支农工作的开展。因而,对逾期后的农业贷款实行按季结息制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读李国强同志的《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是社会效果——兼谈强调“见效快”的弊病》一一文(刊在《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第四期)后,觉得某些观点欠妥,值得商榷。李国强同志把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说成是“重视速度,轻视效益,轻视比例协调,”“弊病多端”。显然,这种看法是片面狭窄的,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教训的新认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玉林地区的农村贷款,对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活跃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建立稳固的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农业贷款的成绩和作用是无庸疑的,但是,农业贷款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过去,农业生产瞎指挥,来一个什么“大办”,生产受到大挫折,农业贷款就大沉淀,为这个“大办”付出重大代价,这是因为不讲究农贷经济效益所致.近年来的农业贷款,经济效益比往年好,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的是:贷款对象不加限制,扩大了贷款范围,产生了不该贷的贷了,政策界限不分,支持了一些不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们根据农业银行总行和山西省分行关于普查农贷工作的指示精神,组织了一千二百多名银行和信用社的干部,对全市的农业贷款工作普遍进行了调查,到一九七九年十月底普查工作基本结束。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农业贷款的使用情况和大量农业贷款到期后不能收回的原因,总结了历年发放农贷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措施。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在农业信贷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着沉淀多、效益差的弊病。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农贷资金周转活了,效益也提高了。实践证明,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核心。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呢?根据实践经验,我想从五个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经济效益就是研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所谓“投入”,就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所谓“产出”,就是生产出社会适用的产品。正确理解和处理“投入”和“产出”关系,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我们研究提高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而农业贷款则是农业银行直接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对农业贷款进行正确的考核、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贷款实行按期限管理,是提高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信贷经济效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做到投之适当,才能按期收回。因此,如何确定贷款额度,使之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符合贷款的原则,是农贷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就此作些初步探讨。贷款额度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的。影响贷款需要量的,主要是贷户的经营能力、生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们农村金融部门的一些同志,对党的政策与农业贷款的关系体会得比较深,而对农业贷款与科学种田的关系则理解得不够。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意见。多年来,农村金融部门在积聚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有很大成绩。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贷资金的经济效益不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组织农业生产和发放农业贷款不大讲究科学种田。有的社队干部和社员,对农业增产很关心,想方设法多增产,但由于不懂得科学,结果却与主观愿望相反。1980年淮阴县蒋集公社大面积种棉花,公社党委一心想增产,在棉花快要挂桃时,还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永福县“双包”到户的生产队有2234个,占总队数98%以上。这些双包户在生产队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下,已成为单独经营的生产单位,农业贷款直接发放给他们,“双包”户的贷款金额占农贷总发放额90%以上。如何提高此项贷款的经济效益,关系到“双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关系到农业生产特别是社会需要的商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村信贷工作的搞活。“双包”户贷款的经济效益好了,整个农金工作的经济效益就好,所以,提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果,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正确地考察农业贷款经济效果,是努力提高农业贷款经济效果的重要步骤。本文就如何考察农业贷款的经济效果问题,从下列三个方面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建国三十二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农业信贷工作,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农业信贷工作有哪些成就,还有哪些弊病,根源在哪里,出路何在,看来是必要的。农业贷款工作的回顾 1952年到1980年,全国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1,200多亿元农业贷款,占同期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总额的一半左右。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我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5%的人口,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里,农业贷款对于支持农业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19.
旧欠集体农业贷款的清收是一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多年的努力,仍收效甚微。大新县农行、信用社自1981年农村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就着手对集体农业贷款进行清收工作,但到目前余额仍高达498万元,占整个呆滞贷款的92.7%。清收集体农业贷款为什么如此困难,究其原因诸多,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涉及银行、信用社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因此,打好这场清收非正常贷款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攻坚战,首先应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讲究经济效果,这是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农业贷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怎样提高其经济效果,这是当前农贷工作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农业贷款投放结构及其经济效果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农业贷款投放结构与其经济效果关系怎样才能使贷款经济效果达到人们需要的“满意度”,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问题。因为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生物机能和人的劳动互相转化的过程,它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时间、空间、自然环境、气候、灾害、以及现行政策的影响,有些因素我们是无法抗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