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04-107,118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而户籍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通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6)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尽管经历了市场化改革,户籍制度仍是产生初次分配城乡差异的重要原因,户籍产生初次分配不平等的机制主要为持农业户口的居民难以进入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体制内单位。不过,户籍只是在入职时产生门槛效应,一旦能够进入这些单位,户籍状况对于岗位隔离并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琳 《发展研究》2006,(9):96-98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诸多体制、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消除。本文深入分析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的特点和弊病,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就业投入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劳动保障机制及就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是要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变。在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影响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二元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强调“一定要讲政治”时 ,明确指出 :“我这里所说的政治 ,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我们讲的政治 ,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是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的政治。最近 ,中央决定以整风精神开展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其目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共产党人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讲政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第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要求我…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方传安 《经济师》2009,(2):37-38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目标问题。它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探索和论述中,而且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坚持以人为本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让发展的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  相似文献   

8.
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处于徘徊状态,城乡收入差距也不见明显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实证分析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农产品与农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即贸易条件)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业部门的增长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进行了限制。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既降低了农民收入,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居民的补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初期,我国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然在制度安排上进行倾斜,既要求农业提供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又要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 ;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发现 ,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70 %— 80 % ,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 ;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2 0 %— 3 0 % ,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除劳动合同方面外 ,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 ,同时也为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校正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孙云 《经济研究导刊》2013,(11):204-205
知识经济也可以称为教育经济,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客观上冲击了教育的基础。知识经济提高了人们对智力水平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目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因此,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乡户籍与人力资本收益——基于广东省截面数据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省各地区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情况的4443个样本截面调研数据,分析城乡户籍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回报情况.研究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行政权力和市场力量常常以不同的结合形态相互交织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劳动力在户籍方面的结构特征和劳动力市场条件,从而决定着当前城乡户籍就业人力资本回报的基本格局及其变化路径.各地区户籍分组的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变化显著存在差异,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培训在广东省的市场化收益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是在劳动力市场合约谈判和履行中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2012,(6):1-1
我国正处在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的历史拐点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开始由工业化单引擎拉动发展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引擎拉动.这必将加速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并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赖扬恩 《发展研究》2023,(12):65-70
通过梳理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在产业、要素、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坚持和加强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走多元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注重发挥各方合力整合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既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17.
调整城乡关系: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用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轨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否则工业化将会受到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调整城乡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择其要者,可归纳为四个层面,即城乡通开、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按照这四个层面去研究城乡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和要求、发展的政策举措,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和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并强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开始破除,党的十六大后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大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方略,城乡关系一直在适时调整完善。改革的主线是不断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持续强化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职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城镇化的大格局下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其内在要求是效率、效益和可持续;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推进机制和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