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多家企业围绕原始创新的技术标准,成立产业联盟,成为中关村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2002年10月,中关村首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从那以后,闪联、长风软件联盟、SCDMA产业联盟、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创意产业联盟等相继诞生,产业联盟成为中关村自主创新力量中新的活跃因子。  相似文献   

2.
2005年,对IT产业来说是期待的一年:期待3G牌照发放,TD—SCDMA单独组网,期待EVD战胜日本的蓝光和HDDVD。2006年似乎注定是收获的一年:继中国电信独家试点TD—SCDMA,迈出TD—SCDMA单独组网第一步之后,日前又从AVS工作组传出消息,国产音视频编解码AVS标准已获得了信产部的批准,即将正式成为国家标准。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将为我国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福祉的国产标准,公众给予AVS足够的热情和关注,我们有必要对AVS的夺标之路进行一番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虽然3G牌照发放时间表尚未明朗,但TD—SCDMA的测试结果,让国内运营商和全球著名电信设备供应商看到了希望,这是决定3G牌照发放关键条件之一的“技术”条件。TD—SCDMA是由我国提出并获得国际认可的第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三大3G主流标准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标准,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我国3G相关政策的最关键因素。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迟迟不发3G牌照,是在等待TD—SCDMA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建立标准联盟是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开放手机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法研究手机操作系统主导企业谷歌公司2010—2012年安卓(Android)系统重大技术升级对联盟成员企业产生的异质性影响,重点从成员企业角度探讨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距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联盟内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主导企业对技术标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不一致的影响,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超常收益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技术距离以 U 型方式调节投入强度对超常收益的负向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5.
产业联盟是建立在开拓市场、标准制定和共担风险等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集群模式,集群内企业能够共享联盟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从网络和价值链两个方面实现机制创新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经之路。基于山东产业区位和中国工业化现状考虑,在齐鲁软件园区内部形成纵向和横向的类矩阵制组织结构和临时组织单元,利于外包等国际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在国际上技术标准联盟具有较为成熟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我国一些地方经过初步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技术标准联盟组织模式。在标准化运作上,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标准联盟要实施技术专利化和专利标准化;推动标准开放和技术兼容,吸收尽可能多的企业加盟;影响消费者预期,扩大用户基数;寻求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面孔     
《英才》2006,(11):14-14
“SCDMA之父”陈卫被免职,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黄光裕隐身EVD产业联盟,谢国忠请辞摩根士丹利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联盟动因和形成机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古诺模型的思想,本文分别从企业自主研发、产学研静态竞合、产学研动态竞合、产学研联盟的角度建立了分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产学研联盟动因和形成机理。本文以单位投入要素收益为主要的判别标准,并考虑联盟的协同效应,指出大中小各型企业都有足够的动因形成产学研联盟,从理论上解释产学研联盟广泛流行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TD—SCDMA简谈     
罗国庆  田丹 《活力》2011,(2):119-119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标准,采用了大量世界领先的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简要介绍了TD-SCDMA系统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TD—SCDMA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福建质量管理》2011,(Z2):40-41
日前,在韩国举行的2011年亚洲家庭网络标准委员会会议上,来自中国的3C协同互联技术标准——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简称闪联)标准,与来自韩国、日本的相关标准组织、企业一起,就智能用电合作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这已经不是闪联第一次走出国门了。作为标准制定组织,闪联产业联盟在大力推广国际标准与产业化的同时,与众多国际组织联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与合作。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联盟,闪联标准在与其他标准开展合作时,知识产权保护更具优势。在国内,"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并重"是闪联非常鲜明的特色,依托联盟的角色,闪联的产业化进程同样不受知识产权的掣肘,干得风风火火。近年来,以闪联、TD(我国3G标准)产业联盟、DVB(数字电视广播)联盟为代表的产业联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标准的知识产权处理方面,联盟标准也拥有自身固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技术标准联盟是促进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和升级,进而实现高级化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出发,分析了辽宁产业集群构建技术标准联盟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发展路径:更新产业集群治理观念,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务实规划联盟合作层次,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完善配套的公共政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战略联盟就是一种能有效缓冲不确定性的中间组织,而联盟治理结构的选择又是战略联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不确定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联盟内外部不确定性和不同治理结构的特点,从不确定性、企业态度和企业行为三个层面展开,提出战略联盟治理结构选择的分析框架。最后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银保合作模式的演变进行印证,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盟员选择的原则,并根据大型煤炭企业战略联盟的特点以及我国煤炭、电力、冶金等行业、企业的现状,并归纳专家访谈意见,提出盟员选择的指标及指标体系。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某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用实例说明了该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Does familiarity with alliance partners promot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This study draws on the literatur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outine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repeated R&D collaborations within a firm's alliance portfolio on its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Specifically, we contend that the benefits and liabiliti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rising from alliance partner repeatedness at a firm's alliance portfolio level, lead to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iance partner repeatedness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Further, we build on the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outines to propose that technological dynamism will make the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steeper. Analyses of approximately 230 firms in the U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rom 1983 to 2002 support our hypotheses. Our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alliance portfolio and management of firm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5.
曹阳  贾凯 《物流科技》2007,30(4):28-30
本文在分析武汉市货运市场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货运联盟的概念及其运作模式,分析了货运联盟的优势;从货运联盟运作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机制两方面出发,探讨了货运联盟运行所需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企业知识联盟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翔 《价值工程》2004,23(3):42-45
企业知识联盟的脆弱及非持续性一直是企业建设知识联盟实践时常遇到的问题。本文采用博弈论方法对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竞争合作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参与方如何建设持续、长久的合作型企业知识联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通信行业固有的,还是伴随着3G时代而新出现的行业特征都明确地显示出战略联盟对于3G时代的通信运营商有着重要意义;在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甚至整条价值链上通过战略联盟形式完成其升级过程是通信行业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即便在3G时代到来前,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也有不同程度的联盟战略,但是其现状还远远无法呼应3G时代对于战略联盟的呼唤,通信行业内亟须开展更广泛、更深层及更直接的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动态联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艳萍  刘福星 《物流技术》2007,26(8):156-157,167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功能与结构及动态联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节点企业动态联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渝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2):66-67,84
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联盟在合作演化中发展。企业联盟演化模式由初始条件分析、相互学习、对联盟评价、重新调整4个阶段构成,是不断循环的过程。顺利地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表明联盟取得成功,否则表明联盟失败。  相似文献   

20.
周兴建  张庆年 《物流技术》2010,29(8):1-2,10
分析了物流产业联盟的本质一通过节省交易费用达到价值共享,进而阐述了价值是物流产业联盟的关键,因而在价值链基础上建立物流产业联盟有其必然性。根据物流产业联盟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联盟的七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