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所谓木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指其供需特点与供需数量以及供需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市场达到均衡的。当木材需求大于供给时,木材价格将会上升;当木材需求小于供给时,木材价格则会下降。木材产品市场的一切交易活动和价格的变动都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而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产品的供求均衡固然离不开供求规律的作用,但从木材供需本身的特点出发,寻找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途径,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指导,则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商品林经营与木材供给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具有效率,全部商品林与少部分生态公益林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经营。决定市场机制运行的动力是供给与需求,认识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从供给的角度论述了木材供给曲线形成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为构造木材或森林资源供求模型奠定了基础,为分析商品林经营政策及其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提,同时为制定合理的商品林经营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一、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以劳动创造的价值为基础的。但是一个具体价格的形成,往往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供求关系的影响。 均衡价格论认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內,若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必定下降,若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就要上升。两力相依,达到一个均衡点,由此决定了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见图1),在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均衡点为M,从而均衡价格  相似文献   

4.
土地价格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土地需求和供给与其他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同之处,土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经济学含义,土地价格的供求均衡;对土地评估、基准地价、招标拍卖作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及发展,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从1998年开始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连续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现行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影响林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成本和林产品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直接影响我国木材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均衡价格。一、适度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我国木材市场供求及均衡价格的影响1适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木材市场供给的影响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上来讲一般采用短期的宏观调节手段。如调整存贷款利率,从近两年利率调整周期来看平均几个月就要…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供求失衡现象。首先从供求数量和供求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供求失衡的现状;其次,基于供给侧的视角介绍安徽凤台县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最后,从供给环境、供给精确性、供给结构和质量3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凤台县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工短缺的实证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和连续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农民工供求总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国持续存在农民工总供给减少和总需求增加的趋势;供给减少的驱力和需求增加的拉力正在导致中国农民工总供给的短缺,2004年,供求曲线首次相交。这预示着农民工的供给剩余正在转向供给短缺。对中国农民工供求未来走势的回归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到2008年,中国农民工的供求缺口将突破3000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其供求缺口将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中,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即价格风险,粮食经营者为了避免价格的波动给他们带来的损失,会寻找转移风险、减少损失的交易方式和场所,而粮食期货不仅可以大大改变当前我国粮食不能规避价格风险的缺陷,而且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一、粮价波动原因分析粮食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不同。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而供给弹性相对较大。即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价格自由变化,需求都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价格改革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不一致,加上粮食价格对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粮食市场供求不平衡,使粮食价格波动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试从粮食价格对粮食供求的影响入手,探索建立粮食价格调控机制的对策。一、粮食价格的供求弹性所谓价格弹性是用来衡量商品的供给量(或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在数值上就是供给(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及均衡路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改清 《农村经济》2005,(11):53-5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是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从中国目前粮食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建立粮食供求曲线模型来分析研究国家价格策略对我国粮食供给状况的影响,并通过对一个粮食市场(2000年河南省小麦市场)的断面来研究国家粮食保护价政策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对各利益部门(政府、消费者、农民)收益的影响。一、粮食供求曲线的一般模型分析(一)粮食的供给与需求消费者对粮食商品的需求量与粮食商品的市场价格呈反向变化,即粮食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这是因为粮食价格降低时,可以带来新的消费者,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粮食商品。同样,粮食…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价格改革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不一致,加上粮食价格对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粮食市场供求不平衡,使粮食价格波动,这在一...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忽视广大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的失衡。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要选择最优的供给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粮食供求失衡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大粮食供求失衡状况的回顾,得出若干重要启示。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构问题已经超越总量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稻谷、粮食主销区和口粮分别是导致我国粮食供求失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品种、敏感性地区、敏感性用途;品质结构对于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不断加深,历次粮食供求失衡都与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周期波动有密切关系;农业政策的调整对于粮食供求失衡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促进粮食及其主要品种供求平衡的政策调整,不仅要重视粮食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协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能力的协调,更要重视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能力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需求和供给是决定林业生产的两个主要方面,对需求和供给的准确预测,可以使我们掌握木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自觉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主动地调节市场,指导木材生产和消费。由于需求和供给对林业商品生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木材需求和供给的研究,1986年,瑞典林业经济学家斯泰罗曼(STYRMAN)等,根据联合国有关35个国家的资料,在科学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价格和国民收入等最基本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木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疆及我国棉花供求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别论述了影响新疆及我国棉花供给与需求的诸多要素,并对棉花的未来供求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粮食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粮食的供给超过对粮食的需求,即供给过剩时,市场价格会下跌,生产者会减少供给,消费者会增加需求,一直到供求相等为止;当粮食的供给低于对粮食的需求,即供给不足出现短缺时,  相似文献   

18.
构建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伟 《农村经济》2007,(11):24-26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严重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解决其供求失衡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求最终达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尽管人们在木材的长期供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木材市场动态模型方面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木材市场的动态模型。在充满竞争的木材市场流通过程中,必须根据木材市场洪求变化随时对林分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受到供求变化时的最初价格、长期的渐变价格、采伐林龄及采伐强度的影响,林分调整的结果,是使其达到按 Fanst-mann 轮伐期进行经营管理的新的稳定林分。  相似文献   

20.
价格的本质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利益均衡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需求和价格是相互作用的。供求的数量对比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及其变动,反过来,价格的变化又使供求的数量发生变化;在供不应求时,较高的价格总是引导生产者增加供给,消费者减少需求,直到供给的数量与需求的数量相等;在供过于求时,较低的价格总是引导生产者减少供给,消费者增加需求,直到供求数量相等,这就是价格的机制。对此,党的十七大文件特别强调:“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性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显然建立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应当适用这个指示,因为矿产资源既是生产要素,又是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