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韪,读wei,意思是“对”“是”。“不韪”即不对、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息国君主息侯不顾五种错误,冒险去征伐春秋初年“小霸”天下的郑国,结果大败而还。后世用“冒天下之大不韪”,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公然去做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也指术顾舆论的谴责去干坏事。  相似文献   

2.
翻看报纸杂志,常会发现成语使用不当的错误,望文生义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这里举几例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成语里面 ,有些是从古代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引申出来的。与“度”有关的 ,如 :退避三舍 :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 ,比喻对人采取让步和回避的态度。咫尺天涯 :周制八寸为咫。约相当现在(15~18)厘米。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彼此相距很近、却又难得相见 ,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尺幅万里 :古时布帛宽二尺二寸为一“幅” ,以后 ,“幅”又引申为画面或地面的广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画面画幅虽小 ,可是容量很大 ,概括力强 ,寓意极深。与“量”有关的 ,如 :千钟万斛 :斛 ,十斗 ;钟 ,六斛四斗。…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书写成语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单纯地写错别字,而是对词意不理解造成的。看似是一字之差,其实谬之千里。  相似文献   

5.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这两个成语古已有之。“每下愈况”比“每况愈下”出现得更早,最早见于《庄子》。  相似文献   

6.
陈晓东 《秘书工作》2010,(11):58-58
“乱七八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成语,使用频率也很高。通常,人们都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乱七八糟”中的“乱”字,意为“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滓”,这里指“事情或情况坏”。“乱七八糟”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乱糟糟的”,形容事物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相似文献   

7.
“有眼不识泰山”是人们常用的成语。人们一般都把这句成语中的“泰山”理解为山东境内五岳之首的泰山,这自然不错。《中国成语大辞典》等工具书都这样解释;比喻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就在眼前却认不出来。然而“泰山”的第二种解释是人名而不是山名,是木匠祖师鲁班的弟子。泰山聪明肯干,好动脑筋,经常标新立异。有一次干活不慎因标新立异而误了事,惹怒了师傅鲁班,被铁面无私的鲁班撵出了“班门”。事过一年,鲁班上集市见有售精巧的木制器皿,一打听,  相似文献   

8.
“吹毛求疵”成语,出自《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我想,也可称之为故意挑剔,寻找差错吧!我很欣赏这个成语。说实话,在我的审计工作实践中,还常常带有点“吹毛求疵”的做法。几年前,我在一家国营企业搞审计。发现这样一张记账凭证:借:存货——子目其他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成语叫"民以食为天",可见人类对吃饭问题的重视。不知外国是否有这样的成语,但在吃饭问题上花样像中国这么多的国家可能还是少数。现在的请客吃饭往往带有一定的礼仪性,如为了结识、联络和聚会,或某种商务、公干,安排有关人士在一起吃一顿饭或几顿饭。在外交界正式称作“宴请”,一般俗称“饭局”。“宴请”也好,“饭局”也好,总的离不开一个字——“吃”。这里,就给大家谈谈我外交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外国“饭局”。  相似文献   

10.
笑口常开     
《乡镇论坛》2010,(28):47-47
站起来跑乡下大妈去了一趟深圳,回来后这样讲火车:"那东西长长的,爬起来真快,要是站起来跑,那还了得!"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纠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  相似文献   

11.
1.人力资源测评的需求与发展 1.1人力资源测评的内涵 古代军事家孙膑曾说:“天地之间,莫贵与人。”北宋苏洵在其名篇《心术》中也开宗明义:“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又有成语说:“知人善任”,古人的这些言论及成语无一不说明了选人选才之道,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人力资源测评。  相似文献   

12.
请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之各成为一个“龙”字的成语,但不可重复。   龙龙  龙  龙 龙    龙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龙  答案刊登在另一页码上。龙年成语趣填@耿芙蓉...  相似文献   

13.
杜永道 《秘书工作》2012,(12):54-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有人质疑,“山清水秀”中的“清”是否应当写成“青”。要弄清这个问题,应先了解这个成语的本义。“山清水秀”这一成语的意思是“山水风景优美”,或“山水明净秀丽”。例如:(1)祥云缭绕,紫雾缤纷,从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红亭。(《镜花缘》四十七回)(2)若湖州之黄蘖,不过山清水秀而已。(清代周亮工《书影》卷十)  相似文献   

14.
点人成才     
“点人成才”这个主题,是中国成语“点石成金”的套用。对于人力资源而言,如果你“点”得不好,则人亦石也;如果你能够知人善“点”,则人如金也。所以,“点人成才”其实包涵了三个层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表达效果.但人们在运用成语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有时还会乱改成语,使其变得与起初的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笔者在平时工作和学习中,发现“七月流火“等几个成语在各类媒体中误用的频率特别高,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杰逊 《英才》2004,(7):21-21
“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新任CEO冈崎与一郎(Yoichiro Okazaki)宣布40亿美元拯救计划的语气,让人想起了“背水一战”的成语。  相似文献   

17.
有两个具哲学意味的成语,一个叫“方寸不乱”,一个叫“事在人为”。在管理领域,方寸不乱的规范化管理在左,事在人为的人性化管理在右,二者能否兼顾?  相似文献   

18.
胜利者说:“让我们找到原因。”失败者说:“没有人能搞明白的。”当胜利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说:“是我错了。”当失败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说:“那不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上国文课时,老师为了了解这位侨生的中文程度,就随口问问他相关的成语。 “你可不可以说出一句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的样子?不过,这个成语中最好能有个数目字,比  相似文献   

20.
任重道远     
迟宇宙 《英才》2010,(10):134-135
“任重道远”这个成语,未必是当下最流行的口号之一,却一定是能在各个场合潜移默化我们的四个常用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