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真实原始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状况,建立了更加科学的评分模型;将数据挖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可视化的信用评分系统,并对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一、存在问题(一)数据更新不够及时。主要表现为客户贷款实际上已归还,但信用报告中仍然存在,影响了客户的信用。由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报送时间没有具体明确,因此,商业银行更新频率不一。相对于频繁的个人信用行为和银行受理贷款高频率查询,由于数据更新频率低,造成反映客户真实的信用状况与信用报告出具的个人信用状况不符,使得客户对个人信用报告  相似文献   

3.
客户信用评价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邢敦忠 《金融论坛》2002,7(2):52-56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与银行的经济联系将会更加密切,但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尚处于较闭塞的阶段;信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银行不能较好掌握借款企业的资信状况,直接导致银行贷款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客户信用评价现状的研究,揭示出目前客户信用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客户信用评价的紧迫性;笔者还对客户信用评价方法在商业银行实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展望,涉及信用风险度量、资本金水平确定、贷款分类、呆账准备金计提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等,使文章更具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概况 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是银行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保管的关于个人信用的档案,包括纸质材料和以其他载体形式存储的数据。目前我国规范的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数据,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全国商业银行有关个人客户的消费和还贷款记录的信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浅谈个人信用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概况 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是银行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保管的关于个人信用的档案,包括纸质材料和以其他载体形式存储的数据.目前我国规范的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数据,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整合伞国商业银行有关个人客户的消费和还贷款记录的信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势激烈,企业与银行的经济联系将会更加密切,但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尚处于较闭塞的阶段;信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银行不能较好掌握借款企业的资信状况,直接导致银行贷款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客房信用评价现状的研究,揭示出目前客户信用评价存在的主要总是角度完善客户信用评价的紧迫性;笔者还对客户信用评价方法在商业银行实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展望,涉及信用风险度量、资本金水平确定、贷款分类、呆账准备金计提取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等,使文章更具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GEM综合算法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信用的评价对商业银行银行的经营风险控制十分重要。信用评价的目的是要考核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要全面反映贷款申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契约能力,因此信用评价的结果必须是对申请价值、信誉的全面衡量。  相似文献   

8.
杨振坤  闫冬 《征信》2016,(8):39-43
个人信贷交易行为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给处于信息劣势方的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有效预防此类风险.以客户分类选择为条件,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报告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信用指标对客户选择的影响进行研析,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将18个评价指标减少到8个.使用决策树对优化后的指标体系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8个指标体系能很好地对客户对象进行预测分类,同时大大降低了分类成本,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大楷  俞艳 《金融论坛》2005,10(7):45-50
随着个人信用消费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市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信贷风险凸现,银行个人信贷中的不良资产率上升。本文从中国消费信贷的总量状况出发,对于银行消费信贷内部结构展开探讨,继而分析消费信贷的客户风险、制度风险及法律政策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客户信用分析法、逐步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建立银行内控体系及风险转嫁渠道以及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保障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来源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双 《海南金融》2005,(4):72-72
一、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来源1.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不明给个人住房贷款带来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银行无法真实掌握借款人以前的信用状况,只能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判断,一旦符合借款标准就准许放款,根本无法保证借款人能履行合同按期还本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