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这是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国民一词的权威解释。照此解释,具有中国国籍的农民自然是中国的国民,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和“在一定的国度中公民即为国民”的常识,具有公民身份的农民应与其他公民一样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即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2.
不能忽视双重城乡"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我国城乡存在双重"二元结构",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的二元结构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农民与市民两种不同的户籍身份,以此建立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两种权利不平等的制度体系,实行"城乡分治".动态的二元结构是基于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主要是农民工,但不只是农民工)两种不同的身份,以此建立城市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两种权利不平等的制度体系,实行"城市分治",使外来人口处于"二等公民"的不平等地位.静态二元结构与动态二元结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双重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角     
中国需第三次“解放农民”据中新社消息,中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胡鞍钢指出,中国现在需要进行的第三次“解放农民”,就是使农民从土地、农村永久性解放出来。其最根本性的措施是消除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使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包括自由迁徒和自由居住权利、平等接受基础教育权利与职业培训机会;平等就业竞争机会和享有劳动保护权利…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国事实上存在双重"二元结构",我们称之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的二元结构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农民与市民两种不同的户籍身份,以此建立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两种权利不平等的制度体系,实行"城乡分治",使农民处于"二等公民"的不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5.
农民经济权益的规范性质体现在:它是农民的正当经济利益,是农民的公民意志的体现,是一种实质平等的权利。农民是劳动生产的主体,是投资经营的主体,是消费的主体。对应于每一主体身份,都有其相应的权益要求。城乡一体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农民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得到发展的最直接体现是收入能否可持续增长,这需要作为义务客体的国家积极行动,将政策重点落实到农民对各种资源与机制进行有效利用的机会与能力上,并直接体现在以法律法规为典型的制度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国公民是该国家政治、经济等各种制度的创造者或主要参与者,法律制度也不例外.本文浅析中国农民权利的缺失(农民实体权利的缺失、诉讼权利的缺失)及其在律师帮助下的回复.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增长停滞不前,土地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妥善解决四大突出问题,这不仅关乎中国的长治久安,而且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指的是那些在城市中从事工业活动但保留农民身份的人。“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农民工”是一个具有歧视性的概念,是一个不利于社会主义本质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实现、不利于人与社会、城市与工业发展的概念。总之,“农民工”是一个不宜再提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马莉 《农村经济》2007,(10):70-73
当前,农民已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三者在职业、收入、居住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养老保险也应有所别;对纯农户、应采取“基础养老保险”+“附加养老保险”模式;对农民工,应实行“个人帐户”+“社会统筹账户”模式;对失地农民,应探索“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账户”+“储备金 账户”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纯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明确失地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村》2012,28(6):1-1
在最近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回良玉在讲话中强调,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关键是要营造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打造有效的就业创业平台,全面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体制机制,推进户籍管理、就业帮扶、社保扩面、教育资源共享等措施的落实,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职业农民(farmer)是指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与职业农民相对的是传统农民(peasantry)。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以维持生计为目标追求,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长久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以“peasantry”,而不是“farmer”称呼中国农民。原因是“peasantry”作为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过去的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模式和长期未得到解决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中国农民大多源自“无奈的世袭”。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农民正由“身份”向“职业”转变,从而涌现出一个日渐扩大的职业农民群体,他们正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破解“农民无法致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一、农民身份转化问题的由来  农民身份转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 ,农民改变以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 ,实现向现代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生活的转变。大量农民身份的转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新中国建立之初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频繁 ,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此后不久 ,为了让农业支持工业 ,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 ,先后推出了人民公社、户籍制度。农民身份成了一种制度安排 ,具有了不可转换性 ,农民是不允许向城市流动 ,只能在所在的村庄从事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  相似文献   

13.
从“民工荒”现象看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巧玲 《农村经济》2005,(6):120-123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没有得到保障。而要真正解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最根本的是要给农民以市民待遇,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角色转换。因此,实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民工荒”的关键,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城乡统筹的核心还是在土地问题上、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农民的生存保障,更重要的,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一种财产:农民与土地是唇齿相依,只有土地定权,农民才能够定心;只有地政稳定,社会才能够安定。农村的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如果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硬与农民放弃土地权利挂钩,可能会对农民的长远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农民进城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寻求自身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由于现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大量进城农民主动或者被迫返回乡村,形成返乡农民工潮。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需要从制度、文化上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发展,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待遇,方能消解农民流动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民最为重要的财产,实现土地产权是中国农民自古以来的不变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实现了产权平等,通过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摆脱了产权异化,从“两权分离”中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经由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土地财产权。实现农民土地产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11,27(2):1-1
在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城乡统筹、三农问题目前的核心还是在土地上,焦点、难点、重点、分歧点都在土地问题上。农民与土地是唇齿相依,只有土地定权,农民才能够定心。只有让每个农民拿到一个像结婚证一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权利证书,农民心理才踏实。只有地政稳定,社会才能安定。”他说,“在中国,任何一个政策,如果违背农民的意愿,肯定要失败,各个地方搞户籍制度改革,如果就盯在农民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上,肯定走不逦,农民也不会答应。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如果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硬与农民放弃土地权利挂钩,可能会对农民的长远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他指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明确土地政策的方向,防止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现象蔓延。我们在土地问题上不能再犯错误,不能够再折腾农民了。”  相似文献   

18.
何虹 《农村经济》2007,(12):13-17
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而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是问题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民没有作为国家公民和市场主体应有的地位,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现状,从法律的视角分析造成农民地位弱势的原因,提出提高其法律地位、根本消除身份歧视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存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民工权利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意。本文以农民工全面实现与城市劳动者和居民拥有平等权利保障为出发点,利用课题组调查数据等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民工发展和权利保障面临的问题及其体制机制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住房及外出农民工“三权”等方面所享受的权利和权利的具体落实状况还有较大差距,农民工未能实现平等的权利保障除了技术性障碍,关键是制度性障碍,包括立法与政策制定上的缺陷,以及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