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实守信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泉。所谓“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国家无信不强”,“诚信,天下之结也”。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保障。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诚信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碰到了诚信危机,信用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人而无信,未知其可。”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诚信是立世之本,可谓“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下面几个小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孙志强 《活力》2008,(4):18-19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长,商无信不盛,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一切美好情感的珍贵原色,是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诚实信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程度在与日俱增。目前,随着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的不断深入,诚信机制建设已成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许多食品医药企业,将诚信经营作为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法则铭记恪守,并以此约束自身行为;  相似文献   

4.
魏巍  张桂舫 《活力》2006,(4):44-44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文化中,宝贵的诚信传统“童叟无欺”、“民无信不立”等世代相传;古人经商常云:“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企业进行正常商业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信用档案是其在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经济通行证”。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儒家文化一贯倡导的重要道德伦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人与人交往的准则。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政府无信就失去感召力。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国际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诚信”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商业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是诚信。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级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施工企业在诚信经营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一些施工企业信用恶化、失信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本文拟就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一种诚实而信守承诺的责任感,诚信也是一种勇于对行为后果负责的道德观。“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我们的祖先将其视为“立人之道,立政之基,立业之本”,可见诚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现代社会更离不开诚信。我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  相似文献   

8.
信用无价,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自古以来,经商无不信奉“诚信”二字,诚信是奠定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否赢得市场的重要砝码。品牌失去诚信,终将行之不远。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信誉的竞争。虽然产品总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的生命力和信用的感召力却是无限的,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基是不能动摇的。  相似文献   

9.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公民的个人信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已成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随着我国信用消费的迅速发展,个人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的好坏育接影响着社会交易的安伞,然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用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为了发展信崩经济,促进消费和经济的发展,保汪交易安全,我同正积极倡导并推动信用制度的建设,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即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如何协调个人信用征信中的信用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信用权的关系,则是理论和屯法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吴定则 《英才》2008,(10):118-119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有38处讲信。但政客的信用度偏低。一位妇人戏谑俾斯麦说:当你们说是的时候,意思是可能;当你们说可能的时候,意思是不行。西方有一句名言说的更赤裸裸:签订条约就是为了撕毁。  相似文献   

11.
一、诚信:会计人立身之本 作为一名会计人,首先他是作为一名社会人生存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而作为社会人的会计人要想生存必然受到社会生存法则的制约.古人有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讲诚信是作为一名社会人有德之体现,德时而能弥补智慧之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不能填补德之缺陷.  相似文献   

12.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诚实守信是一个健康、和谐社会所必须建立的社会规则。近些年来,“会计诚信”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然而,会计诚信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广泛、高度的重视并不是因为会计的“诚信”,而恰恰是当前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笔者在会计行业工作多年,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对会计诚信建设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人无信用不立,企无信用不兴,国无信用不强。面对市场中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中国面临着信用危机吗》,值得警醒和深思。  相似文献   

14.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言必信,行必果”……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训作为孩提时代的记忆。如今还时不时地蹦出来。为何?触景生情。重温经典.感受不灭的光芒:信用之于社会犹如空气和水之于人类。信用是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讲经济效益的企业,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站稳脚根。然而,一个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不会拘泥于一时一地的经济效益而使企业的信誉受损。在他们看来,企业的信誉比效益更为重要,为了维护企业的信誉,可以做出短期牺牲,宁愿做“赔钱买卖”。这样,从眼前看似乎受到了点损失,但却赢得了信誉,这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有了这样的财富,何愁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币场竞争中稳操胜券?美国多米诺皮食品公司总经理弗尔塞克,深深懂得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的道理。为了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诚信”需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各行各业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搞“诚信”工程 ,抓“诚信”建设 ,“诚信”已逐渐成为人们建立各种关系的基础。而作为“诚信”的倡导者———各级政府 ,更是把“诚信”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失信 付出沉重代价信用不仅是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 ,也是调整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准则。人无信不立 ,业无信难兴 ,政无信必颓。个人失信 ,影响是微观的 ;企业失信 ,影响的是一个集体 ;政府失信 ,影响的是一方经济和政治。“政府诚信”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是因为各地政府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信用危…  相似文献   

17.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道理。做人就应该讲道德、重诚信:办企业亦是如此,要做到重合同、守信用。上海大众涂装材料有限公司在其成长发展的历程中,坚持“以德治企,诚实守信”的理念,走过了昨天,走到了今天,正走向明天。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诚信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世香 《企业经济》2004,(5):175-176
诚信,乃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诚信是企业成事,会计做事永恒的原则,缺少诚信理念,缺失有效的信用机制,必然引发企业造假、会计做假等一系列失信行为。随着入世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深入,面对我国现行会计信息仍严重失真的现实,构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会计诚信机制、建立与WTO相一致的市场经济会计诚信秩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市无信不兴”。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业之本、发展之基。诚信营销,是指企业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程和商业道德规范,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运中确立和执行的自律性理念和行为。企业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这种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宝贵。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资金,可以借贷;而缺乏诚信,就将借贷无门。因此,一个有长远打算的企业,一个要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会从一点一滴做起,维护企业良好的信誉,探索企业诚信营销的有效途径。树立诚信理念营销理…  相似文献   

20.
人无信而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时下,普遍存在的信用危机贻害无穷,失信行为像无孔不入的瘟疫一样侵蚀着经济肌体,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率。“毒米、毒菜、毒食糖让人不知该吃什么,假帐、假票、假文凭让人不知该信什么!”参加“两会”的众多代表委员指出:“现在有时会出现讲信用的受到损害,而不讲信用的人却从中得到好处。我们要通过信用评估让那些不讲信用的人成为过街老鼠,要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现象之一:统计竟成玩数字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朱高峰痛斥当前社会上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