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乃华 《财贸经济》2011,(5):115-122,44
本文利用城市样本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高本地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存在区域边界,省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所辖市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宣烨 《财贸经济》2012,(4):121-128
本文利用2003—2009年247个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制造业效率,且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边地区制造业效率,空间外溢系数达到了0.864。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会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以及外部性等途径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制造业效率。鉴于此,政府应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突破影响空间外溢效应区域边界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约束,加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积累和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3.
《商》2016,(11)
本文立足于城市经济学和产业集聚等相关理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对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进行测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产出为导向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进行天津市2010-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分析,得出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存在集聚正效率的结论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主体,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主要结果为:生产性服务各行业都具有很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增强某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能够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起到有效的正向作用,但是会使得该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范围扩散到周边邻近城市,并且会阻碍周围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与四川省2000-2008年各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与FDI、知识溢出、信息化程度、城市规模、政府规模的分析,发现江苏省与四川省生产性服务物业的集聚程度不同,发展速度不同,但都主要分布在城市规模大的地区,而集聚程度较低;FDI、知识溢出、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促进作用,信息化程度对江苏省有促进作用,对四川省是抑制作用,政府规模对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负的作用,并由此估算出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6.
沈沁 《江苏商论》2012,(9):57-60
本文计算了2003年-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商值,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运用stata 11.0软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这几个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明显推动效应,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产值、城市规模、通讯技术等指标对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功能开始呈现专业化分工特征,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部分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市功能专业化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功能专业化显著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增长,而对工业效率表现一定的抑制效应,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的城市群功能专业化对工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专业化对工业效率的抑制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刘海艳 《市场周刊》2020,(13):0084-0085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动力。本文选取2007年到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及散点图分析空间相关性,并选择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检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各个细分行业及国民生产总值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相关,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2010、2011年截面数据,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集聚理论,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空间联立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与异质性,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内生关系,但尚未产生拥挤效应。因此,加强省际合作、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合理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等应成为中国经济规划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齐飞 《商业时代》2013,(4):137-138
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同集聚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存在滞后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同一时间段的二者集聚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