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2010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明确分工、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强化监管、规范运行的原则,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涉农资金特别是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整合机制、规范项目资金管理等多项措施,不断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创了涉农资金整合新局面。(一)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基础,为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提供机制性保障。按照财政部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广西财政部门结合实际,相应出台了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具体性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和制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针对财政涉农资金安排渠道多、管理部门分散、投入重点不突出、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对整合农业投入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部、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河南省财政厅也曾先后多次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虽然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及财政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探索资金整合的方式方法,并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以涉农项目为抓手,以资金管理为载体,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农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支农资金量的不断增加,在涉农项目申报、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规范涉农项目申报、管理、验收考评等方面进行探索。一、涉农项目类型涉农项目申报、管理涉及财  相似文献   

6.
财政涉农资金县级报账制是为确保涉农资金专款专用,督促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县级财政设立专户.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有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批,据以请拨资金的管理制度。列入报账制管理的资金包括本级财政预算资金、上级财政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要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距今已经十年。这十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涉农各部门,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和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大胆的实践和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  相似文献   

8.
强化涉农资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江西创建了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切实解决了财政部门在涉农补贴资金管理中的缺位问题,强化了民主监督,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对专项资金采取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模式,筑起乡镇财政涉农资金的防火墙,强化了  相似文献   

9.
财政性资金,包括库内资金和库外资金,库内资金是政府财政部门存储于各级国库的资金,包括在途的资金;库外资金是指政府财政部门在国库以外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即所谓的财政专户。本文所述专指此类资金。本文以某县为例对财政专户资金存储现状开展调查,并从存、贷政策竞争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影响方面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财政支农惠农投入逐年增加,福建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资金使用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效。但是,当前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水平与新时期“三农”发展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安全、高效成为摆在财政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乡镇财政机构涉农资金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经过各级财政部门的不断努力,涉农财政资金管理不断规范,为改善民生、建设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涉农财政资金管理在某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包  相似文献   

12.
所谓财政涉农补助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直接发放给农民用于发展生产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各类资金。积极探索新的财政涉农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投入明显加大,涉农补助逐步增多。过去,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由各部门分别管理、分头发放.这种方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资金是采购人在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时支付的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以及国际政府间借款。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对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采购效率、遏制腐败行为发生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各级财政部门把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作为政府采购量化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内容,笔者通过多年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践体会到,县级财政部门作为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部门,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财政强农惠农资金是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如何管好用好资金,确保其真正发挥效益,是各级财政部门特别是基层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山东省莒县财政局按照财政部提出的"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的要求,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完善财政监管手段和方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提升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了财政专项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三农发展方针政策,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强农惠农投入,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多头管理、重复投入、使用分散等,严重影响了涉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协调相关单位统筹安排使用涉农资金,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财政会计》2001,(2):34-35
财政信用资金自建立以来,为开发地方财源,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社会事业的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在支持乡镇发展种养殖业方面成绩较为突出,但是,由于原来的管理办法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项目管理不力,效益低,项目论证不充分,创办项目多、但开花结果的少,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加之个别单位对财政信用资金存在着错误认识等原因,导致财政信用资金回收率低,有的甚至不能收回,债务额直线上升,地方财政包袱越来越重,为了防止这种恶性循环现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办理的财政信用资金信贷业务已停转,并对已投放出去的贷款实行“只收不贷”,因此,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制定强有力的回收措施,加大财政信用资金的回疏力度,将多年来长期积压在外的逾期信用资金强行回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江苏省开展了“一折通”发放财政涉农补贴的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起在全省各县(市、区)全面实行。这是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模式的一次创新,是财政支付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构建财政服务“三农”平台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所谓“一折通”发放财政涉农补贴,就是农村信用社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农户信息资料,按“实名制”的要求,为农户开设补贴专用存折。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由信用社直接打入补贴对象的存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在确保《农业法》等法定支出要求,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起制度完善、运行规范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各级财政部门来说,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省财政支农工作总体要求,2013年底,山西省农财部门先后深入大同市、太原市、晋城市、吕梁市的5个县区就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及推动县级支农资金整合进行专题调研。在此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量财政涉农资金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使得资金量越来越大。涉农资金项目也越来越多。目前,江西省仅各类涉农补贴资金就多达40多种。因此,保障涉农补贴资金的安全发放和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使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