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银行和学生供需严重失衡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贷款制度本身制定的不合理以及作为一种信用贷款运行所需要的配套环境的不完善等。应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颁布《国家助学贷款法》,拟定与助学贷款有关的法律,修改与信用征集相抵触的其他方面的法律。构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诚信的社会观念,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及个人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建立政策性的国家助学贷款银行及助学贷款的担保机构,提供多层次的资助形式。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保证公民平等受教育权而推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作用不可估量。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使我国助学贷款政策难以有效实施。本文介绍了我国助学贷款的变革历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认识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学生的主要手段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本文拟通过梳理分析澳大利亚HECS(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eme)制度,结合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应用现状,总结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助学贷款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助学贷款制度的特点有:政府直接参与助学贷款的运作;助学贷款的贷款种类多,运作方式灵活;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违约制裁手段有力。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启示:一是政府应加大参与力度,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二是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三是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四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5.
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良性循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海玲 《消费经济》2007,23(3):49-51,55
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良性循环,必须正确看待国家助学贷款消费的双重属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助学贷款消费事业;必须发挥中央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消费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普通高校对本校国家助学贷款消费事业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赵海鹰 《中国市场》2008,(52):196-19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总体来看比较缓慢,由于还贷违约状况严重,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大面积停办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办法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宁 《市场论坛》2014,(2):93-94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过程中,国家助学贷款对提供高素质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举措.虽然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提供助学贷款利润低,还贷时贷款学生的不积极配合,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业务上面临的风险很高,影响了商业银行助学贷款办理的积极性,出现惜贷现象.文章将从银行与学生之间关于助学贷款的博弈论进行分析,剖析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找出矛盾所在,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银行与学生供求矛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的,无须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我国现行助学贷款制度是公益性目标和商业性手段相结合的统一体。由此决定了助学贷款的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是对贫困生个人来讲,还是对社会发展前景来讲,助学贷款都有着积极地意义,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也有助于银行开拓信贷市场,获取营业收入。本文将对助学贷款的风险及收益进行分析,以便其更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石瑛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97-98
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助学贷款制度方面的做法,以借鉴美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使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詹凯  朱洁 《中国市场》2009,(2):62-63
在物流经济背景下开展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扶持贫困的重要举措,但其违约风险过高却阻碍了助学贷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外助学贷款制度尤其是美国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点,提出了防范与规避助学贷款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无需经济担保,面向困难学生发放,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我国各项助学贷款已使几百万学生受益。但随着首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推广贷款制度,这无疑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举措。但是在这两年的具体实施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相似文献   

13.
国外助学贷款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华 《商业时代》2007,(21):66-66,47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早在十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就出台并实行了助学贷款政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研究他们的制度做法,不失为一条改革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绍焱 《消费经济》2008,24(3):45-4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好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较多。本文主要从我国助学贷款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成因,进而寻求助学贷款的出路,进一步推动我国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张冰 《现代商业》2007,(23):234-235
缺乏有效风险分担机制,导致银行金融风险大,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结合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解读,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低效运行的症结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推出,对于潜在的巨大学生贷款需求市场来说,本应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然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没有带来预测的效果,由于巨大的助学贷款金额的缺位的存在,使人不得不对助学贷款政策进行反思,分析其症结的存在,努力寻求解决矛盾的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聂娜 《中国市场》2010,(31):140-142
为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健康运行,防范和化解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从贷款者、借款者及外部信用环境等方面剖析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违约因素,可以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的有效偿还机制。在当前金融风暴影响之下关注学生就业,促进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8.
谁来呵护“助学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一经诞生 ,就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然而 ,这个旨在帮助贫困学生按期完成学业的一大好事 ,如今却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呵护。大家都说好——好事多磨我国目前的助学贷款实际上共有三类 ,即由中央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地方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商业银行开办的经营性助学贷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1999年 5月 13日联合颁发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国家助学贷款由中国工商银行独家承办 ,经营性助学贷款各商业银行均可开办。显而易见 ,中国工商银行是助学贷款的主办行。然而 ,该行的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9.
缺乏有效风险分担机制,导致银行金融风险大,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结合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解读,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石瑛 《现代商业》2007,(10):41-42
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学贷款在我国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全面铺开,至今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是我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中美两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不同,最后归纳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