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台湾首颗卫星于1998年4月前发射本刊讯台湾“国科会太空计划室”不久前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签订合约,美方将以最新开发完成的LLV火箭楼台湾发射第一颗卫星。依双方合约的规定,发射时间订在1998年4月以前完成。台湾为了积累太空科学方而的技术经验,卫星计划...  相似文献   

2.
印度加速发展航天技术慈桂航随着印度极地-D2号火箭将遥感卫星送上太空,印度这个南亚大国已挤进了世界太空俱乐部。目前已经掌握这种太空高技术的国家只有美、俄、中、法、日五国。印度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印度政府自六十年代末就把发展航天技术列入了国家的发展计...  相似文献   

3.
热点     
《中国经贸》2011,(1):6-6
2010年12月25日。印度。斯里赫里戈达:火箭升空后突然爆炸。冒出大火和浓烟。当日。由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发射的运载新型通讯卫星gsat-5p的gslv—f06型运载火箭。在升空148秒后偏离轨道,并在半空爆炸。冒出浓烟大火。最后坠落孟加拉国湾。  相似文献   

4.
1998年12月1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传出喜讯,我国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在当日19时39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再次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准确送人预定轨道,为中国航天全年发射任务的完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一年中,长征火箭共进行了6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这10颗卫星全部是国外制造的,其中9颗是美国生产的,有1颗是法国生产的。一年中实施6次发射,全部发射外星,并发发成功,着实为我们的民族争得了尊严,并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其中凝聚着许多航天人的血汗,也饱含着一位化学工作者的艰辛和才…  相似文献   

5.
看天下     
《走向世界》2022,(11):8-9
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创中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2月27日11时06分,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以"1箭22星"方式,成功将2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下中国一箭多星任务最高纪录,开启了中国新的共享火箭"拼车"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3(12):10-11
俄罗斯航天兵11月18日凌晨发射一枚"质子-M"运载火箭,将一颗欧洲"天狼星-4"通信卫星送入太空。火箭于莫斯科时间18日1时40分(北京时间6时40分)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发射9小时13分钟之后,其推进器将与重达4400公斤的"天狼星-4"卫星分离,之后卫星将借助自身的推进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天狼星-4"通信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为瑞典一家卫星运营商所有。进入轨道后,这颗卫星可以为欧洲和北非的客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该卫星设计寿命为15年。此次发射所用的"质子-M"运载火箭由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中心生产,为改进型三级液体燃料重型火箭。(新华社北京信息社)  相似文献   

7.
1965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用通信卫星“晨鸟1号”发射成功。太空的商业大门旋即被打开。现如今,人们打开广播、电视、启动汽车GPS导航功能、在偏远地区打电话等,都能找到卫星应用的影子,享受到卫星运营服务。但它们似乎太过神秘,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今年5月,因为美军再次确认租用中国卫星“亚太7号”的消息,又一次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引到遥远的太空。一颗卫星是如何打造的?它经历怎样的跋涉来到发射地?发射升空后如何运转?数据显示,在全球超过1000颗卫星的背后,同样存在一个庞大的卫星产业。2011年,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73亿美元。2001—2011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175%。生意做到太空里,商战打到卫星上。这个与政治、军事密不可分的产业,已经占据全球航天产业的六成以上份额。在这个产业里,有公司与公司的对抗,更有国与国的较量。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主要是利用太空中的卫星给地球上的物体确定方位。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对卫星进行控制的地面测控中心以及用户终端设备。尽管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这种系统,但近几年来其它国家纷纷加大了在该系统上的投资与建设步伐,大有与美俄一争高下之势。美国:GPS 独霸天下美国是 GPS 的始作俑者。1973年,美国国防部决定建立一个由24颗卫星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10日,大漠颤抖,苍穹震动,一团红色火球托举着火箭飞船腾空而起,飞向茫茫太空。长征二号F火箭将神舟二号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痴痴地望着那团飞翔着的火球,心也随着火箭一起飞走了。那绚丽的光彩就此在他的心中绽放,也就此定格在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中。  相似文献   

10.
柯言 《世界通讯》2001,(1):32-35
2000年10月31日,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附近的航天发射场,一枚长达40米的俄罗斯火箭的顺利升空,掀开了人类宇航史上又一新的篇章。人类到太空居住、成为太空移民的梦想,从这一天开始迈出了成为现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我国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2.
印度童婚为何禁而不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童婚渊源悠久童婚是一种陋习,早已为世人所唾弃。但在当今印度,这种早婚风俗仍然在印度教徒中流行。印度重婚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吠陀时期就存在。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算起,迄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印度女孩如果到了12岁还未结婚,人们就会感到惊讶。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马尔瓦尔地区,每年4月底的阿卡蒂节,常常有上万名儿童举行集体婚礼。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阿卡蒂节是一年中最吉祥的日子。这一  相似文献   

13.
亚兵 《中亚信息》2003,(3):34-34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计划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哈萨克斯坦-1”号。据哈媒体报道,这颗卫星将主要承担国土测量任务。按照计划,这颗卫星将在“阿斯塔纳太空照片接收和处理中心”开始运转时发射。该中心将  相似文献   

14.
环球纵横     
太空卫星知多少自1957年原苏联向太空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截止1994年7月底,人类共向太空发射了4511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有100颗是军事卫星。发射卫星最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依次是:前苏联(独联体),2908颗;美国,1246颗;日本,63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44颗。目前拥有人造地球卫星的3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中,只有9个国家和组织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射的,它们是前苏联(独联体)、美国、欧洲空间机构、日本、中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和英国。截止1993年底的4446颗卫星中,有68.5%为技术开发卫  相似文献   

15.
环球纵横     
1994年移民美国的科学家减少美国移民中心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94年移民美国的科学家锐减,扭转了十年不断扩增的趋势。报告显示,1984年移民美国的科学家有9186人,到1993年达到22575人的高峰,1994年降到16686人。中国是美国工程师、数学家、电脑专家和自然科学家等移民的最大来源地。1990年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在美国定居的华裔科学家移民达58794人,其次是印度的46448人。  相似文献   

16.
阮次山 《环球财经》2003,(11):96-96
日本对中国“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妒心、敌意太重,连句客套话都说不出口。印度同样也与中国进行太空竞争,但反应却大方多了。  相似文献   

17.
花建 《上海改革》1994,(11):33-35
国际标准时间:1994年7月28日23点54分。美国怫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宇航发射中心。月朗星稀,碧空如洗。随着指挥中心一声令下,巨大的火箭带着呼啸升入太空,开始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太空漂流瓶计划。  相似文献   

18.
于丹 《宁波通讯》2012,(17):64-64
2011年4月,我去了一趟印度。一路很辛苦,坐飞机到新德里,再从新德里坐火车,咣当咣当在伟大而混乱的印度铁路上颠簸8个小时,然后再换汽车,到站后,再换很小的那种蹦蹦车。经历那么多路途,最后到恒河边,去赶昆梅拉节——印度12年一次的沐浴节。  相似文献   

19.
太空教育     
《中国经济信息》2013,(13):12-13
6月20日,学生们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设立的太空授课地面课堂现场接受太空授课。10时许,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开始,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据悉,为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神十航天员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航天员完成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背后的物理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与印度贸易节节升高据新加坡贸易发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与印度的贸易大有增进,1994年前6个月的双边贸易额达9.7893亿美元,比1993年同期约增长11.2%。上半年新加坡从印度进口的金额为4.10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