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农村税费征收存在的问题 1.农业各税的征收。当前农村向农民征收的税款,主要是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实行的是1958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于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征税对象、纳税环节等部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农业科技投入加大,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产量也在逐年提高,但由于农村几十年坚持低负担政策,使农业税实际负担率并未达到规定的税率,农业税的负担并不重。农业特产税双重环节征收,难以控管,税率复杂,农业特产品收入的计算并不准确,部分特产品收入造成了年均摊派的现象。牧业税征收存在牲畜存栏数落实不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一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计税资料不实、配套改革滞后、农业特产税征收操作难、乡村财力减少等问题,并出现了新的税负不公、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农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建议改革和完善农业税附加体制,实行地税人旨,芭确保乡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同时,适当调低农业税率,在非农特产品集中产区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减轻农业和农民的负担,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1994,(6)
国家规定对哪些农业特产品征收农业特产税? 根据1994年1月30日发布并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对下列农业特产品收入征收农业特产税: (一)烟叶收入,包括晾晒烟、烤烟收入; (二)园艺收入,包括水果、干果、毛茶、蚕茧、药材、果用瓜、花卉、经济林苗木等园艺收入; (三)水产收入,包括水生植物、滩涂养殖、海淡水养殖及捕捞品收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经济》2003,(6):32-32
最近,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陈晓华撰文说,中央对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改革方向已经确定,试点地区先行一步。2000年和2001年,中央有关部门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的农业特产税政策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合并征收环节,即一种特产品只在一个环节征税。其中,烟叶、牲畜  相似文献   

5.
一、取消农业特产税征收农业税的作用分析 农业特产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我国农产品供求不平衡、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制定的。现行的改革措施主要将原农业特产税应税品目中的园艺作物收入、水产品收入、林木产品收入、食用菌收入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收入,改为征收农业税。 作用一: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起,除烟叶税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后,各地农民欢欣鼓舞。备受社会关注的“三农”问题,因为中国新一届政府作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起,新疆在逐步实施农业税改革的基础上正式实施取消全部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农业税在新疆财政中的比重较大,取消农业税将使基层政权财力不足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新疆财政状况,认为解决新疆财政面临的困难应寻求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新疆财政的自我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8.
问:国家对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具体规定?哪些该征,哪些可免? 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几条政策规定: 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和从业人员的工资扣除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制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专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包括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征收范围  相似文献   

9.
何霞 《辽宁经济》2004,(4):32-33
1.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我国目前财源基础薄弱,乡镇财政基本上建立在农业经济或农村经济基础上,尽管农村进行了改革,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却增长缓慢。乡镇税收收入主要是农业四税,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除了增长缓慢的契税外,其余三税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税收,税收收入单一,这部分税收又受到国家各种政策的制约,其收入规模也增长缓慢。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乡镇财政对农业税的依赖程度就更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税制改革阮应国农业税是国家税收的组成部分。农业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税包括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而狭义的农业税仅指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本身。本文就狭义的农业税制改革作一探讨。一、现行农业税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1958年6月3日国家颁...  相似文献   

11.
农林特产税是对从事农林特产品生产,取得农林特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收益。国务院曾于1983年11月12日对农林特产收入的征收作出了若干规定,对平衡农村各种农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2.
溆浦县马田坪乡农林特产丰富,是著名的柑桔之乡.在四税收入中,农林特产税占相当大比重.1992年完成四税一收入46.24万元,其中农林特产税9.72万元;1993年完成四税一收入53.95万元,其中农林特产税16.64万元;1994年8月22日完成全年四税一收入任务88.62万元,其中农林特产税为25.5万元.在农林特产税征收方面,我们主要在征管上下功夫,严防跑、冒、滴、漏,实行源头征收办法.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邓晓龙 《发展》2000,(1):33-34
一、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现在农村实行的涉农税种有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六、七种,乡统筹村提留费用又有公益金、公积金,管理费、教育费附加、军人优抚款、计划生育事业费,道路修筑费、民兵训练费等七、八项。税费名目过多、过细,且大多数税费必须每年逐户上门核定收缴,  相似文献   

14.
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三管齐下解决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央专就农民增收发一号文件,可见农民问题的分量。中央提出从2004年开始,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前不久,江苏省又决定取消农业税。我们在分析研究"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提议,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农业税在完全停止征收前,关键是要取之于农民,用之于农民。据统计,每年征收的农业税约500亿元,我们建议再发行与农业税相当数量的农业特种国债,即500亿元。将农业税与农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在税收方面,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取消,这些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广大农民倍受鼓舞,但做为农业税收征收管理部门必须静下来认真思考,在农业税收征收机关机构保留不变的情况下,对如何进一步转变职能,转移工作重心,已成为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遵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外经验,重建我国农业税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农业税制度已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亟需改革。纵观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大多不单独设立农业税 ,而是通过其它税种来对农业征税 ,并且在主体税种和其它税种中 ,给予农业一定程度的支持。借鉴国外经验 ,重建我国农业税制的思路是 :废除现行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扩大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覆盖范围 ,开征农业所得税 ,统一征收土地使用税 ,并在相关各税中都给予农业和农产品一定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果品、烤烟等农特产品进入销售旺季,农业特产税征收是摆在县乡政府及财税部门面前的一项中心工作.针对今年农村税费改革新动向及其负面影响,征收农业特产税要突出抓好"四防":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温家宝总理指出:农业特产税已不适应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要逐步缩小范围,降低税率,创造条件,最终取消。20014年,他又进一步指出,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自此,掀开了全国农业税收改革的大幕。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继续或从今年起免征农业税。初步测算表明,全国农民今年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负担200多亿元,大约有7.3亿农民将告别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改革农业税收制度,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五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一是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已缴纳农业税、牧业税的,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征或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后,农民取得的农业特产所得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仍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三是  相似文献   

20.
取消农业税的效应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爱成 《北方经济》2004,(10):41-4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新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宣布"从今年起(2003年),除茶叶税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减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根据中央这一部署,全国各地纷纷降低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本文在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农村税费改革调查的基础上,对取消农业税的正负面效应进行研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