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油价在2月初短暂下跌后一路上涨,由月初的每桶90美元涨到月底的102美元。因美国库存增加和油品需求不振,WTI在2月6日跌到87.14美元/桶。随后,对供应问题的担心使油价不断强劲上扬,  相似文献   

2.
时寒冰 《董事会》2009,(1):105-105
燃油税“借壳”消费税的时机非常微妙。 国际油价从147美元,一路暴跌到40多美元,相应地,美国的油俐包含30%的燃油税,并且,其燃油税中包含了过路费、过桥费)也一路下跌,如果以此对比油价,国内的油价比美国的油价高出一倍还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油价纹丝不动,燃油税粉墨登场,巧妙地转移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热烈的争论当中,相关垄断企业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萧河 《中国石化》2020,(3):84-84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世界经济和原油需求造成重大冲击,“欧佩克+”减产联盟破裂,沙特与俄罗斯反目,相继增产和打价格战,国际油价应声暴跌,美国WTI原油3月9日跳空跌破30美元/桶,此后继续下跌,3月18日最低至每桶20美元,如今一直在30美元以下震荡。国际油价一夜之间重回低位,是否意味着低油价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4.
油价在过去的两个多星期时间里因美国原油库存状况好转而在基金推波助澜下下跌了大约8美元。连续7周的上升已使美国原油库存量由不到2.7亿桶增加到2.9亿桶。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布什胜选后,油价也只是小幅反弹。今年迄今WTI和布伦特油平均价格高达40.99美元和37.50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大约1/3。  相似文献   

5.
油品产量缺失和旺季需求可能驱使油价再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两场飓风“卡特丽娜”和“丽塔”袭扰墨西哥湾,给美国油气生产和炼油厂运作造成灾难性影响,原油价格在8月底9月初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之后,又在越来越多需求增长减慢迹象的影响下跌落。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投放政府应急石油储备加剧了油价的下跌走势,在10月初的一周下跌了将近5美元。9月份、WTI平均高达65.54美元,今年迄今平均为55.81美元,比一年前上涨16.29美元(41.2%)。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和新加坡市场主要油品价格走势见图1和图2。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油价在美国库存下降、地缘政治乱局和美元疲软的支撑下涨破100美元/桶。此前油价在2007年11月下甸从接近100美元/桶的创纪录高峰下跌后波动上涨。库存下降、美联储减息并联手各国央行向金融系统注资、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的武装冲突以及恶劣天气造成墨西哥港口关闭,使油价由12月初的每桶88美元涨到月末的96美元。伊朗3年前已停止核武器试验和经济减慢迹象的负面因素没能阻止油价的涨势。一年来国际市场三种基准原油价格走势见图1。  相似文献   

7.
10月份,由于担心石油需求增长乏力,国际油价在欧元区15国会同美国拯救金融市场的大背景下持续下滑。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连破每桶90美元、80美元和70美元三大心理关口。虽然10月下旬欧佩克同意减产150万桶/日,但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悲观预期正主导原油市场,疲弱的需求以及强势的美元导致油价继续下跌。  相似文献   

8.
国际油价在1月初涨到100美元/桶历史高峰后,在北半球冬季温和天气、油品库存增加和担心美国经济可能走人萧条并削弱石油需求的影响下连续3个星期下跌,并在全球股市大跌的同时,于1月23日跌破87美元/桶。美联储在信贷危机和楼市滑坡等经济减弱迹象的压力下,于1月下旬在一个多星期里两度降息,布什当局提出的1500亿美元刺激经济的计划,以及欧佩克拒绝增产,使油价在90美元/桶左右水平获得支撑。国际市场3种基准原油价格走势见图1。  相似文献   

9.
欧佩克在三季度继续维持现行产量配额不变的政策并没有引起国际市场油价立即上扬。油价继续在每桶25美元左右波动。俄罗斯和挪威放弃减产、西方库存增加和欧佩克超配额生产,使油价自5月中旬以来一路下跌。三个星期时间大约下跌了3美元,并在6月11日跌到23.32美元。6月份布伦特油价平均24.62美元,比5月份的25.68美元下跌1.06美元。今年上半年,布伦特油平均价格从2001年同期的26.97美元降低到23.45美元,跌幅为13.0%。欧佩克超产,库存上升,加上需求疲弱,使当前市场的供需形势显得相当平…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到11月底布伦特油价已跌至70美元/桶附近。国际油价走势被称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油价涨跌历来是一把双刃剑。油价下挫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但对于原油输出国而言,油价下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面临巨大风险;对于石油企业及从业者而言,他们是油价冲击波的直接担当者,油价走势更是其生产经营的生命线。面对低油价来袭,各国石油公司均在谋划采取何种救赎和战略管理应对之法。  相似文献   

11.
在经过6个月的连续上涨后,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了6成,由年初的每桶90美元涨到145美元以上。欧佩克限产、欧美库存下降、馏份油供应紧张、美元疲软以及剩余产能短缺,是上半年油价不断创纪录高涨的基本原因。近来,美国需求增长减弱和产油国增产使油价开始下跌。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40万桶/日的大油田因管道腐蚀而关闭的消息引起市场对供应的担心,国际油价在8月初涨破78美元/桶。但目前看来这座油田只减产一半,再加上尼日利亚部分缺失产量恢复和飓风威胁减弱,又使油价下跌,在8月中旬跌到大约63美元/桶。WTI和布伦特油价,8月份平均分别为73.08美元/桶和73.90美元/桶,分别比7月份下跌1.38美元/桶和40美分/桶;今年迄今,平均分别为68.69美元/桶和68.36美元/桶,上涨13.82美元/桶(25.2%)和14.67美元/桶(27.3%)。  相似文献   

13.
6月上旬,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减缓,与此相伴,美国石油需求量增长下降,汽油库存充足。国际油价因此持续下跌。由此有人对美国经济前景信心不足,进而对美国石油需求前景感到悲观,甚至断言国际油价在下半年将因此呈下跌趋势。而本文认为,在2002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带动国际油价攀升。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石油消费量每天达2000万桶,占全球1/4,其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因此,美国经济的走势对国际油价有决定性影响。进入200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投资不振、就业不足与较高的石油价格这三大障碍,使…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份,奥巴马获连任刺激油价出现大幅上涨,紧接着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显现,油价又转而下跌,随后叙利亚内战、巴以;中突以及埃及政治动荡等地区政治因素对油价形成持续支撑,国际原油市场总体维持窄幅震荡走势。11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86-57美元/桶、 2%、  相似文献   

15.
《董事会》2014,(11):16-16
正油价已经下降三个月之久,10月14日更是突然下跌了4美元!这是一年多来,油价最大的单日降幅,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应声降至85美元/桶。在6月的峰值时,该国际标准原油价格曾高达115美元。一般情况下,油价下跌将繁荣全球经济。每桶油价下跌10美元,会通过原油进出口转换为全球GDP的0.5%:消费国耗油提升,带动出口。而这一次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油价空前高涨,平均油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布伦特油全年平均高达37.98美元,但按美元不变价计算,仍低于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减慢,石油需求增幅也将低于去年。需求增长减慢和产油国产能增加将使今年油价从2004年高峰下跌.但供应瓶颈问题可能在下半年驱使油价再度上扬。卖方市场将会持续。布伦特油跌到35美元以下的机会不大。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国际油价在振荡中向高位攀升.受飓风的影响.美国墨西哥湾采油和炼油设施受到破坏,受此影响,油价再度冲高,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美国和国际能源组织宣机动用石油储备.油价又应声下跌.这几天油价在小幅回升,始终保持在每桶65美元以上高位运行。油价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不少国家相应出台了应对之策.防范因油价高企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久前广东省及其它一些地区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短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原油价格对经济影响的非对称性--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影响是非对称性的,即油价的上涨与下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普遍认为油价上涨对经济影响的程度要大于油价下跌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为了解释这种非对称性,学术界分别提出了油价的“总量效应”和“分配效应”。“总量效应”主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来解释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实际余额效应”、“供给冲击假说”和“收入转移假说”。“分配效应”主要从资源的重新配置角度来解释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包括“部门转移论”、“调节成本论”和“未来油价不确定论”。两者结合可以从理论上解释油价对经济影响的非对称性。以往关于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针对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甚少。笔者认为,由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这个高度耗油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研究油价波动对单位GDP能耗较高、原油进口依存度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9.
国际油价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大幅下跌之后,可以说目前市场已将利空消息做了较为充分的吸收。如若全球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没有受到新一轮的冲击,则可以说油价短期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在没有看到金融危机见底的时候,油价也很难大幅上涨,上行限于反弹范畴。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可能会结束之前连续下跌的方式,以振荡的方式寻底并力图企稳。预计2009年油价运行区间在50-90美元/桶,全年均价55-65美元/桶。  相似文献   

20.
国际油价在过去4个月缩水了70%。在11月份,经过3个星期的连续下跌,WTI于11月20日跌破50美元/桶。油价始终笼罩在经济景况暗淡、需求下降和供应增多的阴云下,甚至欧佩克历史性大规模减产也没能阻止油价跌势。12月17日欧佩克开会达成协议再度减产220万桶/日,油价却在当天下跌3美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