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涂毅  谢飞 《武汉金融》2008,(2):18-21
曾几何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G8+5领导人对话会,到APEC会议、亚欧会议,以及刚刚在巴厘岛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主题中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当前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继而提出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希望以金融资本的力量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初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交易形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排放权及其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却给现有的会计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近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是实现低碳发展的一条新路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去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  相似文献   

4.
秦丽云 《中国外资》2014,(2):153-153
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将促使全球变暖并且严重危害到公共健康和福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产业结构矛盾尖锐,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资源,而且需求仍在增加,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扔面临较大困难。此文通过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并借鉴欧盟经验,从而得出一些有益启示,完善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欢 《中国财政》2012,(11):35-37
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政策中,强调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11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单位国  相似文献   

6.
王信  袁方 《新疆金融》2010,(11):48-57
<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各种减排机制中,"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cap and trade)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设定碳排放总量、合理分配排放权和进行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手段引导有关主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市场的机制设计对市场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其中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在各时段的调节以及排放权交易价格的管理问题尤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概述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对排放权的分配、不同时段的储存(banking)和预支(borrowing)  相似文献   

7.
郇志坚  李青 《新疆金融》2010,(8):102-122
<正>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简称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碳金融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短期来看,碳  相似文献   

8.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为履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减排责任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框架支柱。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运用限额交易方式促进辖内部分企业机构的二氧化碳减排和排放权交易,为欧盟寻求覆盖更为广泛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掌握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经验。我国应适度借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理念和运行经验,强化市场机制在配置环境资源中的作用,转变我国传统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行政化治理手段,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排放交易体系,从而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夺取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10,(1):54-55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从1970~2004年增长了70%。减缓战略旨在通过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比例而延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但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减缓战略和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形势,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看,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排放空间已成为稀缺资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各缔约方在会议上唇舌激辩,互不相让,再次显示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存在地域间的区别,无论哪一国排多少气体,其造成的危害均由全体人类共同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和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简称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以商业银行为平台,加快建立和完善构建碳金融体系。本文从当前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提出几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定了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全球气候与环境保护问题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规则并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过去六年来碳交易价格和成交量及过去二十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及单位GDP中包含的温室气体后认为,欧盟采取的总量控制交易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顺利兑现减排8%的承诺。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本文指出欧盟碳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价格波动、分配机制和碳泄漏等问题。最后提示了中国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时代金融》2012,(12):102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因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而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必须探寻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全面推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基于此点,文章从创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发展低碳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以及发展低碳技术四个方面对低碳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7.
李强 《云南金融》2012,(4X):102-102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因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而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必须探寻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全面推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基于此点,文章从创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发展低碳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以及发展低碳技术四个方面对低碳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外部性,开征碳税可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并矫正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不正义。此外,碳税较碳排放权交易具有制度优势,不仅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绿色税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应将二氧化碳纳入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立足税收法定、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三项基本原则,围绕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协同,明确碳税税制要素。  相似文献   

19.
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财务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纷纷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会计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的研究进展,以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为着手点,从碳排放的会计处理和碳排放信息披露两方面对我国的碳排放会计进行了梳理评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化造林是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