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昕雁 《经济师》2010,(6):179-180
文章从工作实际出发,总结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是石油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阐述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企业的操作风险管理将占据其管理的中心地位。分析了我国保险企业现在面临的操作风险,从加强保险监管、建立合规性管理机制、注重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防范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破产、重组等风险层出不穷,使得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暴露无遗,而内部控制,作为影响重大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出台以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益紧密.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东星航空破产案例,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八要素出发,阐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达到改善现状、加强治理、保护相关者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对威胁企业目标的风险进行管理,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还必须考虑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内部控制从内部财务控制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必须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文章就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者的关系分析,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内涵,并对其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晓英 《时代经贸》2012,(6):146-146,152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对威胁企业目标的风险进行管理,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还必须考虑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内部控制从内部财务控制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必须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文章就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者的关系分析,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内涵,并对其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COSO报告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依 《当代经济》2009,(19):50-51
美国COSO委员会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被视为当前最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本文对<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及其前身<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最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出发,提出了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启示,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企业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同时想要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防范企业风险,笔者从分析内部审计参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动因,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对完善我国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下的内部审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2)
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安全生产是冶金行业始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加强该行业的安全生产显得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出发,探讨了目前冶金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冶金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五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加快,企业需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正日益增多;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使得企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失效的危机事件也为企业家们敲响了警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建立一套严谨规范、行之有效的内控系统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已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企业完善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风险普遍存在.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企业在面临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风险管理这一新兴的管理职能作为我国企业经营观念的重大突破,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从风险管理角度和企业实际出发,将风险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找出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成因以及进行风险分析和防范的方法,旨在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管理能力,以防止和减少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11.
高艳  刘大中 《经济与管理》2012,26(8):29-32,37
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治理陷入"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的困境,存在风险责任缺失问题。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特定规则、制度和能力的模糊不清,各责任主体在风险形成和治理中都存在失责行为。风险治理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明确利益相关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担当,推动各责任主体的有效合作,以构建"有组织地负责任"的风险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田原  鞠娟 《经济与管理》2013,(12):29-36
目前,“钱荒”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自身规模小、风险大、信用度低,以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比较薄弱等。因此,要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应从金融服务体系、政府政策扶持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复杂技术如同一个多元技术网络系统,其网络化布局存在潜在的横向风险、纵向风险及结构风险。对应三维度风险分析,从网络合作规则设计、技术网络治理与技术网络资金支撑体系构建以及产权制度创新3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复杂技术网络化布局风险的规避策略与制度设计,对了解我国复杂技术创新网络以及加强网络风险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面临严重的地震风险。保险是有效应对地震风险的市场机制,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减轻财政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地震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采取国家财政和社会捐赠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风险,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损失惨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未能幸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保险业的风险变动和随之引发的保险业风险管理策略新动向,同时这些变革也给我国保险业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防范风险、健康成长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加勒比巨灾风险保险基金的运作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勒比巨灾风险保险基金(CCRIF)颇具创新特色: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灾后政府迅速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的政府性质的救灾保险基金;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国参与的区域性巨灾共同体;是世界上第一个选取参数指数为触发条件的共保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CCRIF的成功运作能够对我国如何建立自然灾害救济基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融资的实现有限追索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激发绿色建筑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促使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成功。并对确保资金安全,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从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特点出发,分析其项目融资的风险类别和利益相关者,探讨如何将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分配给最适合承担该风险的参与方的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及最优分配原则。根据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度量与数据灰的特性,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建立灰色线性模型,利用GM(1,1)时间相应式得到该项目风险分配的预测值,可按灰色0-1规划求解。用于绿色建筑各参与方的项目融资风险分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按照最优分配风险原则,为各类风险确定最优承担者。  相似文献   

18.
沈飞  周延  刘峻峰 《技术经济》2021,40(5):82-92
作为企业重要的治理机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管理层风险偏好、管理水平及激励机制等因素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此影响过程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尚存争论.基于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特别是对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并在考虑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成立;企业高层的风险承受力与管理水平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影响的重要机制和渠道,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明显提高了管理层的风险承受力和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了企业创新;不同行业对"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较高科技水平和竞争水平的行业"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明显.研究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快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发展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科技众筹将民间资本与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对接,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目前互联网金融生态乱象丛生,互联网科技众筹发展尚不完善,建设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应重点落地风险控制体系。运用金融生态系统理论,基于互联网科技众筹业务模式,梳理了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风险控制体系逻辑与架构,从生态主体风险行为、生态环境内外部风险、生态关系风险类别3个角度总结分析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当前存在的风险,研究与构建了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风险控制体系,并从发挥生态主体作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维持生态关系平衡3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洪波 《时代经贸》2012,(6):169-170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参与者众多,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各风险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使得风险分担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本文针对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分析参与各方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