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稻米需求和生产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的粮食品种。我国是世界上的水稻生产大国,稻谷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总产居第一位、单产居第十位。自1980年以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23%,稻谷产量占全球的30%以上。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发展了水稻产业,就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粮食产业,其作用和意义重大。一、稻米消费情况西方国家以小麦消费为主,稻米只作为替代品和补充品。而我国不同,稻米是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消费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一)稻米消费的一般特性1、占粮食消费的比重大。目前…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的粮食品种,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在过去30年中,水稻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30%左右,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占谷物总产量的45%左右,占商品粮的50%左右。我国是世界上的水稻生产大国,稻谷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总产居第一位、单产居第十位。自1980年以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23%,稻谷产量占全球的30%以上。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发展了水稻产业,就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粮食产业。我国稻米消费和需求情况西方国家以小麦消费为主,…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中国稻谷加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知己知彼,掌握国内外稻谷生产、消费与加工概况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列第2位,是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粮,是人类23%的热量提供者。1.1世界稻谷年均总产量在5亿6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38%40%亚洲是世界上水稻的主要生产区域,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0%左右,其次是南美洲,约占3.2%,非洲占2.9%,北美洲占1.4%,中美洲和大洋洲合计占2.5%。中国稻谷产量占亚洲的38%左右,南亚占29%左右,东南亚占25%,其它地区约占8%。中国稻谷年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7%左…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稻米生产及其在全球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 1 0 0多个稻米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稻谷年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35 %左右 ,居世界首位。建国 5 1年来 ,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 2 3.5 6 % ,稻谷产量由每公顷1 8.9t提高到每公顷 6 3.1 t,增加 2 34 .34 % ,稻谷总量由建国初期的 4 86 .4 5亿 kg提高到 2 0 0 7.37亿 kg,增长了4 1 2 .6 6 %。在近半个世纪中 ,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 30 % ,而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 4%左右 ,尤其是世界矮杆稻良种的“绿色革命”源于中国 ,举世闻名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也在中国首先应用于…  相似文献   

5.
稻米是全球近25亿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目前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从地域分布看,90%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集中在亚洲。全球大米产量在过去近50年增长了1.83倍,2008年到2009年产量达4.29亿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30%以上,年产稻谷约2亿吨,约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是中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市场之一。一、行业概况(一)行业基本情况稻米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稻谷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快速上扬,高粮价下凸显的大米供应短缺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四川是农业资源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中籼稻产量常年占全国比重的10%左右。由于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成本上扬,全省稻谷总产量有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7.
突破传统走向现代──略谈普通早籼稻出路及发展湘米产业古忠民湖南是全国产粮大省之一。粮食生产又以水稻为主,产量多年居全国首位,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在稻谷总产量中,食用品质和口味都不佳的普通早籼稻(以下简称普早稻)约占40%,其余为中、晚稻。各...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消费与贸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的10年,水稻面积几乎占粮食面积的30%,稻谷常年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45%,为国民提供了约40%的热量来源。中国水稻也是世界稻米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自1980年以来,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3%,稻谷产量占37%。本文通过对中国过去稻谷的供给与需求的深入剖析和对生产与消费增长的系统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是过去中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原动力;中国要继续出口大米已不具现实性,甚至中国很可能在几年内由大米净出口国迅速变成世界大米的主要进口国。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上海郊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65%,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近80%,水稻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市粮食生产的稳定.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优良种源创制、品种结构优化、农机农艺配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市水稻单产稳步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稻谷在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南方稻区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南方地区粮食主产区稻谷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对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稻谷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打造南方地区稻谷优势产业链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已宣布2004年为“国际水稻年”,希望通过发展水稻种植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消除贫困和维持社会稳定。 日前,国际水稻研究所接待和信息咨询部主任邓肯·麦金托什在对外界谈到水稻研究方向时表示,稻米是全球近25亿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目前,全世界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其中发展中国家所产的稻谷占全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5%。从地域分布看,90%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居民口粮的主要品种,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稻谷供应保障和产业发展,在粮食生产、收购、储备、调控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效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确保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稳定。本文通过分析稻谷行业扶持政策发挥的作用和存在问题,提出稻谷行业政策优化以及农发行信贷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米糠综合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稻谷生产大国,近10年来年产量1.8亿~2.0亿吨,占全球稻谷总产量的1,3。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品种,尚有潜力巨大的油脂资源——米糠油待开发。 1米糠是中国的大宗油料  相似文献   

14.
我市是全省稻谷生产大市,稻谷产量居全省第三位,水稻也是我市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的粮食品种,常年产量在116万吨左右.在我市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江苏是全国稻谷主产区,2006年稻谷总产达362亿斤,其中粳稻产量约占85%,有300多亿斤,居全国第一;中晚籼稻约占15%。呈现出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态势。近期江苏稻谷市场呈现了“粳弱籼强”的格局。本文对2006年江苏稻谷的生产情况、后期市场形势作了简要分析,供参阅。  相似文献   

16.
稻谷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实现稻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面分析江西稻谷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索研究江西稻谷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稻谷主产区之一,近几年稻谷产量约为1800万吨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95%以上,每年生产的稻谷80%左右又用于大米加工。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全省大米加工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大米加工企业也已成为影响稻米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推动粮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规避稻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宏观调控,开展稻谷期货交易是十分必要的。2006年3月28-2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稻谷期货上市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证监会、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江苏省粮食局以及江苏粮食购销管理办公室、江苏期货经济公司的负责人与来自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江苏粮食集团、江苏粮油企业、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围绕稻谷期货上市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国水稻育种事业一个创举,也是国际上水稻育种方法的新突破。杂交水稻包括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杂交粳稻也初见增产成效。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达7,600亿斤,其中水稻3,300多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3.6%;在全国水稻产量中杂交稻约800亿斤,占稻谷产量24.0%左右。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只有760斤左右,发展杂交水稻对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我国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好收成,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好势头,但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仍然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粮食近年持续减产,给粮食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稳定农业、稳定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国家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风险基金直补、稻谷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和保护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