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2.
闻实 《成功之路》2011,(1):46-48
近又重读儒家主要经典《中庸》,记得这样五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告诉人们。学习内容要广泛,提出问题要周详,思考问题要严谨,辨别是非要明智,还要把学到的正确的知识付诸实践。身体力行。反复琢磨,深感这五项配置相当严谨,形成一套相当完备的箴规,堪称为一条贯通古今的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王新 《房地产导刊》2005,(11):103-103
雅是什么?君子、文人之风度,用现在话说,还需加上白领的内涵,即收入不能低,出入少数人出入之场所,寝食为少数人享用之寝食。俗则与之相对,不能说小人,但布衣、粗人是肯定的,用现在话说,那是蓝领、灰领之感觉,出入多数人出入之场所,寝食为多数人所用之寝食。  相似文献   

4.
《湖南房地产》2005,(2):38-39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俗有“无牙老虎”之称。白蚁之害被称为无烟之火灾,无声之地震,堤坝之“癌症”,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5.
许小虹 《东南置业》2008,(10):92-93
闲谈之前,有必要先强调几点。首先,本文乃个人之浅见,因人认识之有限性,有些观点难免存在盲人摸象之片面性。其次,为尊重杂志之权威性,所述之事皆以事实为依据。最后,本文无意于吹捧,更无意于诋毁,如读者着实感觉有厚此薄彼之嫌,权当本人固有之成见。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民族之魂魄,国之重器,校之根本。师德是师之内核,校之名声,教育之形象。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住了意识形态转型期的关键节点,抓住立德树人、万世师表的实质,抓住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守成当忧患     
“守成忧患”之说,始见于唐,并作为治国准则,为历代推祟沿用。以开创“贞观之治”而誉称“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与侍臣共探“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与魏征各执一词,最后李世民结论:“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于诸公慎之。”李世民的高见在于:创业与守成都难,但创业之难“已往矣”,主要矛盾已转化为守成之难。“难”即“患”,因而“诸公慎之”,守成当忧患。  相似文献   

8.
云鹏珠宝行     
《企业与市场》2006,(12):70-70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白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故仁,义,智,勇,结为翡翠之五德,可做世人之表率。翡翠之神秘,唯美,犹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中医诊病采用“望”、“闻”、“问”、“切”法。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由此观五脏阴阳变化,达到标本兼治。这种主观和客观辨证论治的方法,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同样可以效仿,取其之原理,运其之精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乐福     
《中外企业文化》2004,(11M):i018-i018
福,更是一种智慧。一颗平常心,虽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亦能坦然处之,这样的一份涵养,才能知足常乐,福自心生。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经济》2005,(5):1-1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充满着许多神奇。而一些神奇的出现,其定位之思,出路之探,一力之发,都能使人类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文化做的是道的工作(即做正确的事情),之后通过术把事情做正确。道的概念,是大思想家老子提出的。他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另,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也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金句。由此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出来的。孝有孝之道,君臣有君臣之道,待客有待客之道,育人有育人之道,行医有行医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治国有治国之道,外交有外交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管理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笔者把中国式管理的策略艺术归纳为有道之识、无为之见、人本之思、和合之计、变易之术、中庸之道、人文化成和统筹兼顾等八个方面。如果将“有道之识”视为中国式管理艺术之纲,而“无为之见”则为中国式管理艺术之源。本文着重探讨了“有道”与“无为”,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有为之行与因势利导,无为无不为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中国现代管理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在《尚同》、《尚贤》和《非攻》等篇目中。墨子认为,尚贤乃是为政之本,主张尊重贤才,任用能人。墨子提出:“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与 之爵,重与之禄,任与之事,断与之令。……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相似文献   

15.
徐高荷 《质量春秋》2006,(11):38-4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民 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这是亘古不变、古今中外之通则。  相似文献   

17.
关于管理方面的课程,一直是企业与营销人员比较关心的话题。笔者也断断续续的听过一些所谓管理专家的课程,从中亦受益匪浅。但听多了,也发现不同课程间相互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言“人性管理”者有之,言“中国式管理”者有之,言“快乐管理”者有之,言“文化管理”者有之,言“制度管理”者有之。  相似文献   

18.
韩耀国 《经营者》2006,(17):75-75
“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的境界,则企业幸甚,员工幸甚,领导者个人亦幸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早在企业处于繁荣时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老子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微明就是征兆,扩张是收缩的征兆,强大是衰落的征兆,兴旺是废弃的征兆,给予是获取的征兆。下面梳理一下导致危机的因素和征兆。○增长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增长是企业拥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也是预示企业是否出现衰退的主要征兆。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是任何企业皆不可回避、且极富挑战之要事;今将之罗列,取三赋韵,斗胆称经。若能与君有助,作笑柄不亦乐乎?若与同仁径庭,面谈之、书信之,愚皆纳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