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部会计控制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初蒙哥马利提出“内部牵制”理论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会计控制”概念,会计控制研究般得了较大成果。然而,很少有人将会计控制置于人们的行为之中进行研究,结果现实中经常出现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本文试图从行为学的角度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一)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国内对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研究比较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四个阶段,一种观点认为是五个阶段。我们赞同五个阶段的观点,也就是说美国的内部控制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萌芽期,也叫内部牵制阶段,时间在20世纪40年代前;第二阶段称为发展期,也叫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时间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第三阶段称为过渡期,也叫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四阶段称为完善期,也叫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五阶段称为成熟期,也叫企业风险管理阶段,时间在2003年以后。  相似文献   

3.
伺服电机是运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驱动元件。本文介绍利用FX2N-20GM和FX3U对三轴运动平台控制的原理、方法,其中FX2N-20GM控制平台XY轴电机,FX3U控制Z轴电机。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定位精度高,具有广泛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掀起了研究内部控制的热潮,财政部、证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都相继制定了内部睦制规范,用以规范相关企事业单位、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很多企业电开始建设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内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正式将内部控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2001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7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与2001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相比,《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推动了各国金融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几乎都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方法缺失有关。银行业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会引发各种风险。内部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是这些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就提出了控制环境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的COSO  相似文献   

8.
中美内部控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娟 《财会通讯》2009,(2):81-82
内部控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历过安然、世通等重大会计舞弊事件后,内部控制更是得到了来自社会公众、学术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内部控制理论有了突破性。而在中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探索开始得比较晚,历经的时间也很短,因此,国内的内部控制理论势必有其特殊性,与美国也势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除财政部外,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也制定了内部控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指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制定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