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林业》2005,(4):22-24
第一条为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日前,广东省省长卢瑞华签署第4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发布《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出台的关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的地方性法规。(办法)明确界定了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凡是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称为生态公益林。规定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经营、严格管护的方针。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财政安排的林业资金中,…  相似文献   

3.
《浙江林业》2009,(6):15-17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根据《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淳安县制定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及补助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按照重点公益林每亩每年8元的补偿标准确定为:损失性补偿5元,护林人员劳务费2元.公共管理支出1元。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助及护林人员管护经费拨付,以经公示无异议的权属面积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9,(10):48-48,F0003
龙泉市土地,总面积456万亩,有林地面积398.5万亩,素有“浙南林海”、“华东氧吧”等美誉,是我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龙泉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8年来,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已达112万亩,森林蓄积量从1999年的1018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4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74%增加到现在的84.2%,森林资源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改革要求,广东省继在全省范围内划定生态公益林区域,制订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工程规划之后,省政府又发布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实施后,那些既经营商品林又有公益林的所谓“混合型”林场,将从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法律法规只是明确了生态公益林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划分,实际定格为林种划分,此种方法不够科学。生态公益林的界定除了应遵循主导功能原则外,还应注重可持续经营、适度规模和利益兼顾原则。当前,我国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农民利益的保护严重不足,在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下,我国可针对不丗类型的生态公益林,分别采取社区共管、政府采购和设定林地地役权方式进行建设与管理。这样,既能加强对林农经济利益的保护,又能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11,(1):6-7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对我省公益林建设管理情况考察报告作出重要批示,他充分肯定了省林业厅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生态公益林是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力、法。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具体包括: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红树林、农田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和风景观赏林、休想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工业环保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第三…  相似文献   

10.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启动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以来,林业生态建设有了正常而稳定的资金来源,遂昌县开始建设百万亩生态公益林,措施方法得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因目前尚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条件,因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如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去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之后,建设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已在全社会取得共识。为此,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就如何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资金来源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开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998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为此,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研究,筹集的形式主要…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的建设与管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加强公益林建设管理,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维护生态安全、保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定海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海岛公益林保护管理,积极构建海岛生态安全屏障,全区的空气质量和负氧离子含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27.55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8.61万亩,是舟山市公益林面积最大的县区,201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公益林建设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公益林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南平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建立生态公益林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为持续管好生态公益林、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增强生态公益林功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公益林不仅关系到土地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积极的作用,包括物种资源保护和科学实验,森林旅游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改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重要性,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林业》2005,(2):11-13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为规范和加强补偿基金管理,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启动,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将成为林业的中心工作,管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也将成为林业财务工作的核心问题。现就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及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我县生态公益林基本情况长汀县是以集体林为主的林区县,全县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11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390.3万亩的29.7%,其中108万亩为集体所有,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92.8%。全县116万亩生态公益林分布在18个乡(镇)198个村,其中5000亩以上的有83个村,3000亩至5…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对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美化生态环境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还可产生一些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能发挥其可观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是人们所达成的共识。如何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尤其是保护和发展公益林,使之能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造福于民。这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宏伟基业。同时,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有鉴于此,笔者就公益林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浅述个人的基本思路。一、公益林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林业要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必须实施分类经营,而分类经营的重点是建好生态公益林。根据江西省《赣县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全县需建设生态公益林15.12万 hm~2,占全县山地面积的65.9%。以什么方式建设如此规模的生态公益林呢?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1 综防林建设经济高效据调查,1987年,赣县吉埠镇水土流失面积占全镇山地面积的45%,水、旱、虫灾不断。在国家民航总局第二研究所、江西省林业厅和原赣州地区林业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汝城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现状,多方面剖析了当前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为今后在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中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的生产不能依靠自身的价值来维持,它必须要有外来的经济补偿。同时,广东是属于集体林区,大多数森林权属于集体或个体林农所有。林农是以经营林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和经济来源,而纳入生态公益林体系的林地,都是需要保护而不允许采伐的林木资源,这将直接影响林农的经济收入,需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补偿制度。理顺分配关系,保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稳定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一、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建设与管护生态公益林是根据我省自然环境平衡生态的需要而划定的非商品林经营体系,主要是沿海防风固沙、沿江护岸、涵养水源、农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