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4,(47):20-23
对食品业而言,2004年12月11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将实施零售业的彻底开放,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将不受地域,不受数量,不受股权的限制,全面进入中国一线、二线及三线、四线城市。各种零售业态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不同的区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入世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按照入世相关规定,中国零售业于2004年全面对外资开放。零售业将取消外资在中国开店数量、股权以及区域的限制。在这之前,外资只能在一些特区的城市开店,而且中方必须成为控股股东。零售业是对外资开放最早并最为彻底的行业。从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百货——燕莎友谊商城成立,我国零售业开放已有19年时间。对于老百姓而言,我们享受到了开架售货、商品种类激增的便利。回首过去的十年,并没有因为哪家本土零售商纯粹因为"狼来了"而倒闭,本土零售商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相反,外资的进入带来了现代零售业的管理技术。回顾"入世"十年,中国零售业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十年"与狼共舞"生涯中,本土零售商有哪些反思?  相似文献   

3.
零售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入世既对中国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从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本土零售业的现状,提出了本土零售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11日,对中国零售业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订的协议,从这天起,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将没有地域限制、开店数量限制及持股比例限制,中国零售业进入了全面开放时代.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承诺将进一步扩大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放宽开放的地域、数量及投资条件等限制。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协议中承诺,加入世贸组织后1至2年内,外资可在5个经济特区和6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以及所有省会城市设立合资企业,并规定每个城市不超过两家店面。2004年12月11日前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中国零售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  相似文献   

6.
朱青 《商界名家》2004,(8):39-43
随着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之日的临近,国内零售业的惊慌之声越发此起彼伏。今年夏天,在杭州举办的“2004年中国零售高峰论坛”活动中,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爆出“2005年国内本土零售业会全线败退”的惊人之语。当时,坐在会议台上的曾参加中国入世谈判的龙永图表现得异常激动,他把目光投向台下发问:“你们承认节节败退吗?承认的请举手!”台下默然。在这个时点,简单地批评政府对零售业“过度”开放,似乎已经没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关于中国零售业的警世危言,已引起本土零售业的重视。除了突围,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11日,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零售业全面开放了,国内企业已经没有了任何政策保护。据说,麦肯锡做了一个预测:“2005年国内本土零售业将全线败退”,国内有些专家也十分赞同这种观点,搞的沈国放很是生气。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11日,按照WTO规则的规定,中国取消了对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各项限制。中国零售市场正式对外资"开闸放水",这标志着中国零售业已站在了全面开放的新起点。本文从海南本土连锁企业发展现状入手,运用SWOT模型实证分析海南本土连锁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了促进海南本土连锁企业发展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9.
虽然与本土零售企业相比,外资零售巨头确实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将会主导本土的零售业,并不意味着本土零售企业已没有生存空间。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是本土零售企业的必由之路。零售业开放至今,期限已失去意义,如何竞争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慧颖 《北方经贸》2005,(11):60-61
WTO三年过渡期后,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业对中国零售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增长,零售业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本土零售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扬长避短,应对外资零售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外资抢滩中国零售业市场的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零售业加快了抢滩中国的速度,给中国的零售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外资零售业的中国战略和双方的实力对比,并进一步阐述了本土零售业应对开放所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底开始,中国本土零售商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步入了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的时代。由于外资没有了任何限制,却依然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一时之间,外资零售大鳄和本土大型超市对中小超市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为了获取更低的进货价格,超市联合采购成为各区域超市规模化运作新的突破方式,中小超市“合纵连横”,希望借此对抗强势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3.
<正>2004年11月11日,对中国零售业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根据中国加入 WTO时签订的协议,从这天起,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将没有地域限制、开店数量限制以及持股比例限制,中国零售业进入了全面开放时代。当时,有人惊呼“狼来了”,似乎中国的零售业在资产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跨国零售巨头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而一家知名的跨国咨询公司也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市场全面扩张,本土零售业压力巨大,形势严峻。本文在分析零售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国内零售业战略突破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WTO协议,从今年的12月11日起,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取消股权和地区等的限制,实现了全面开放,也迎来了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本土零售企业如何应对?12月18日,在东南大学MBA年度论坛上,苏宁、五星、中央、文峰、福中等省内大型零售企业的老总们共聚一堂,与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各抒己见,纵论“零售业的变革与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外资零售商在中国零售业市场占有明显的市场优势,无论是从中国零售业市场形势,还是从引资目的、外资零售商的影响以及零售业自身的重要性和特点来分析,中国当前亟须大力培养本土大型零售商来对抗外资。SWOT分析法很好地给出了中国零售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商业》2006,(1):36-41
2005年的中国零售业是在不平静中度过的。2004年底,我国商业领域特别是零售业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数量、地域和股权比例限制,开始转入全面开放。正因为如此,2005年被称为“零售元年”。  相似文献   

18.
近期,随着国家多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相继出台,一部分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商铺投资。郑州处于中部崛起的核心地带,政府制定的目标是2020年城市人171达到500万,年产值达到6600亿元,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随着中国对外资进入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的全面开放,国际零售业频频进入,给广大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带来了新机遇。世界零售业巨子沃尔玛即将进入郑州,其它像家乐福、  相似文献   

19.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零售业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入世”承诺在过渡期中的逐步落实与兑现,中国零售业即将在2004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业与本土企业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升级。本土零售业如何在这场较量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SWOT分析法对我国零售业的对策和战略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中国零售市场开放元年,舆论倾向认为本土零售业已是最危险的时刻。与此相印证的是,近一年多来倒闭的本土大型超市就达150多家。值得业界注意的是,那些零售巨头也不是全都在状态,包括那些洋巨头——原以为可以一马平川的中国零售市场也给这些零售巨头出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