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一国家粮食储备局。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现阶段粮食储备体系包括四个部分:①战略储备(“506”);②备荒储备(“甲子粮”);③后备储备(专项储备);④周转储备(商品储备)。  相似文献   

2.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专项粮食储备以来,对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如何管好用活粮食储备,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  相似文献   

3.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为确保储备粮的质量良好,避免粮食陈化。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探索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本文就如何安全做好国家粮食质量和检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浅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农业大省,属粮食产销平衡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省份,地方粮食储备尤显重要。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部署和要求,建成了“功能互补、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地方粮食储备新格局,使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去年以来该省统一开展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审计,暴露出该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缺陷漏洞,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陆侬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8):I0007-I0007
粮油储备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天津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天津市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规模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建设在全国各地展开。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保持一定的储备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是必须的。然而,长视角地观察中国粮食生产的未来与前景,我们在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农业资源,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储备,以便未来出现人口高峰时,能够从容地生产出足够的食物,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能够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卖粮,激发农民卖粮积极性,科学调剂粮食价格,提高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粮食储备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推进粮食经济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文章分析了目前粮食储备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粮食储备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构建储备粮补贴管理的激励约束模型,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储备粮管理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决定和制约因素;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现实状态与政策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国强  朱满德 《改革》2013,(1):18-34
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实施、协调运用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粮食储备吞吐与进出口调节手段以及粮食市场管理与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制度框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出口国的粮食储备管理 美国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年产量一般在3.3亿-3.8亿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出口量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50%。每年约有其总消费量40%左右的粮食进入储备。因此,美国的粮食出口和储备对世界粮食市场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一季度国内粮价环比小幅上涨。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未来国内粮食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应及早安排粮食收购资金,做好粮价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各种准备。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4.
《老区建设》2008,(21):4-4
国家粮食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实践载体。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当前国际粮价波动、世界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强粮食收购和储备,进一步做好粮食流通工作。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在粮食安全的范畴内,尤为重要的是粮食流通领域的安全,粮食流通是否顺畅,不仅关系到粮食产销的衔接,而且关系到粮食安全。本文从粮食安全的视角,论证了粮食流通领域中粮食信息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同时提出健全粮食价格形成体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良友集团是一家特殊的企业。 2012年,企业销售收入170亿,盈利刚刚突破l亿,各项指标在上海国资系统中都算不上突出;但良友同时承担了上海73%89粮食储备、100%的食用油料储备,其粮油储备总量可以满足上海市民消费3—4个月,其对于上海城市运行的重要性恐怕也不会排在任何一家企业之后。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9):i0014-i0014
一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河东分公司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努力搞好仓库的发展建设,在保证储粮安全和保证粮食市场稳定的工作中做出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发展眼光,未雨绸缪,筑牢粮食安全体系,保持粮食供需总量的平衡尤为重要。本文从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储备、生产加工、批发到零售市场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的完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冬科 《当代陕西》2008,(11):11-11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都有责任。《决定》部署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在任何国家的农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国际上粮食宏观调控的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以总量控制和收入支持为特色、以高保护为特色和以国家收购为主的管理类型。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实施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储备调节、法律保障、贸易促进、信息服务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控政策全面、成熟,调控手段完备、有效,对于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