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管理者在投融资、并购等企业财务行为中存在大量过度自信行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完善阶段,经理人市场远未成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未来收益,容易低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对信息处理较为简单,缺乏理性思考等方面。以往的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上的指标仍显粗糙,结论可靠性差,若想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应建立并运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体系,从而更好的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行为决策的视角出发,利用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构建了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测度指标值,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证实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形成有效的治理。研究表明,股东治理机制、董事会治理机制、高管薪酬机制对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积极有效,但监事会机制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奚宾 《财经论丛》2010,(5):88-92
本文选取沪深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样本,研究并购中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主要因素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重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负的显著影响,随着国有股比重下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反而破坏了公司价值.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理性并购,提升并购活动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看,管理者由于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表现在会计政策方面易造成高估投资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低估投资所隐含的潜在损失,最后使实际财务信息偏离预计很多,降低了财务的稳健性。而公司债权人希望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衡量企业的财务成果,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本文以我国深圳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初始样本,以管理层薪酬度量过度自信,实证研究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得出结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使企业的稳健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王毓 《商业时代》2012,(24):101-102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持乐观态度,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现有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提出及其度量方式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为国内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以2003-2006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驱动并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过度自信是指过度高估有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度低估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者过度自信通常表现为过高估计项目未来收益及成功的可能性,过低估计未来损失及失败的可能性(Heaton,2002)[1]。由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积极确认收益,延迟确认损失。而会计稳健性原则要求谨慎确认收益,积极确认损失。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采用不稳健的会计政策。以2007~2011年深沪两市主板非金融非ST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相对薪酬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采用KhanandWatts(2009)[2]C指数模型度量会计稳健性,实证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与会计稳健性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了股权制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投资过度,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07年~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影响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使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更低。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首次结合我国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制度从心理学角度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使得其对自己的成本控制行为及其将来与供应商谈判的能力给予过高的预期,以及为避免收入下降带来的盈余下滑,公司管理者倾向于削减费用开支,进而使得我国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和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较之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责人的薪酬、职务升迁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经营业绩,这使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成本费用粘性度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文章研究深化了成本费用粘性的心理学视角解说,弥补国内费用粘性相关研究的不足,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学术文献,并有助于客观评价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制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杨吉吉 《商业时代》2012,(25):62-63
本文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价值和股利支付决策的影响。通过演绎推理,本文诠释了只有在经济繁荣上行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管理者才能成功传递公司未来收入前景的信号,修正了经典的信号模型。  相似文献   

12.
祝凌 《致富时代》2011,(5):133-133
管理者在公司投融资及并购决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能力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表现出有别于理性投资者的决策特点。该文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出发,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公司决策方面的影响,并解释传统金融理论下不能解释的一些公司决策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4~2011年A股市场66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以及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会计稳健性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RD投入的正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不仅丰富和扩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也为理解技术创新的动因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产生的心理偏差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11-2016年中国上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内控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如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的绩效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且它们的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显著增强其绩效水平,内控的有效性会显著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内容,并扩展了内控对两者关系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过度自信是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重要表征之一,梳理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管理者薪酬契约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下的管理者薪酬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自身能力的高估、认知水平的偏差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文章意在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现象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负向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无法对这种负相关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监管、激励政策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柳  孙楠 《财经论丛》2011,(4):111-115
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及研究范式引入到企业财务经济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展开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度量三个角度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①,在评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商》2015,(5)
随着以过度自信理论为代表的行为财务理论的兴起,学者们纷纷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引入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过度自信的衡量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量化替代指标,并认为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反应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将是未来在行为财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女性高管与企业过度自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2016—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文章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我国上市公司女性高管能够降低公司过度自信,假设二:过度自信的风险越高,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采用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上述假设成立,建议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接纳女性,积极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并购成为一种趋势的经济时代,管理者作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决策者,对其绩效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含义、成因、影响因素及衡量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及其绩效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相关的研究方向,以便丰富国内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文献,为中国企业并购行为提供理论启示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