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北方旅游》2002,(19):32-35
今年春节期间,又一次到山西。此前,山西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这回朋友介绍说.还有一处“三多堂”即曹家大院应当一看。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江湖,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江湖中演绎自己。生活平淡无奇,惊心动魄是什么滋味?刻骨铭心又是什么感受?做一回江洋大盗,当一回流浪侠客,来一次极地探险,情景旅游也  相似文献   

3.
当陈坤还在希腊留学的时候,有一次乘船从一个岛上回雅典,那里是上船不检票下船检票,他就在离雅典很近的一个岛下船去玩,然后准备从这里再买票回雅典,结果,他原来乘的那班船后来沉没了。虽然回想起来有些后怕,但他仍然非常喜欢旅行,旅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增长见识的好方式。旅行时,陈坤会带上相机,尼康80~200:但是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放飞心情     
放飞心情,是一个自然环境的特殊体悟:是紧张工作之余的一次惬意远眺,是倾听一曲和谐的休闲音乐,是茶余饭后的一回片刻消遣,更是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的一次畅游……   ……  相似文献   

5.
在习惯浪迹天涯的人心中,梦就是想回却始终回不去的故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当苏州的影子在梦中出现的时候,也就是思念的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轮回,累积沉淀了的是一份被岁月渐渐苍白了的记忆。今夜我无梦,对故乡苏州苍白了的记忆也因为我的一次突如其来的回归,而变得异常的鲜亮亢奋。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以本科交换生的身份来到香港学习,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然而,当时我能到的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地方就是香港新界的罗湖火车站。直到1984年,完成了新加坡的博士论文调研后,我本打算回美国,后终下定决心要到中国走一遭。于是我走访了广州,还去了中山大学,尽管那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上旬在美国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时,正好遇到MIT(麻省理工学院)庆祝校庆150周年。在此期间,我去了两次MIT,一次特去参观校园,另一次则是去参加150周年校庆大会。陪同我参观的同学,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他本科就在MIT读书。他先带我参观了他们的机器人实验室。走进这个实验室,说实在的,我真不相信,这就是世界最顶尖的实验室。实验设备没有我想象的先进,他们研究的一个最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流行穿越。去掉那些恶搞的成分,其中也有一些真切的快乐可寻。当今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娱乐精神,以排解各种紧张感以及生活的烦闷。那么,让我们也学习一把,穿越一回,跟着古代导游去纵游天下。重点不在穿越本身,而是穿越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同事去重庆采写专辑,几次打回电话的地点分别是,在长江夜游的一艘船上,那边传来的不仅有他的话音,还有漂浮在水面的乐曲声:在南岸某一家餐馆,一股新派火锅的气息隐约排来,还有一次,是在奉节渡口的旅馆里,聊的是三峡的水位。回到北京,他还带回了一大串方言,其中许多已经让人似懂非懂了,他是第二次去重庆,我则在那里生活过半年,解放碑周遭的陪都遗风,以及八月夜晚的闷热,十  相似文献   

10.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是一种音调、一个和弦和一首歌。它是科帕卡巴那海浪的拍打,是桑巴鼓点的节拍和任何街角酒吧里人群的啾啾交谈唱和。1995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我刚为了给一家报纸写文章而作为水手在货船上过了一个月,是节奏引导着我的步伐漫游在大西洋大街上(Avenida Atlantica)。自此以后,只是为了听到那些美妙的音乐,我每年都要回这里三四次。  相似文献   

11.
冰雪迎新年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08年是中国欢乐和艰辛交织的一年。2008年是旅游业成绩与压力并存的一年。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你拿到这一本杂志的时候,喜洋洋的牛年已经到来了。2008年末的一次金融风潮,使得全球各界纷纷呼  相似文献   

12.
上海建筑游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南浦大桥、八万人体育场、上海展览中心……建筑若是凝固的音乐, 上海的音符则多得如同一场交响乐。如果说外滩、老弄堂是上海城市气质的骨,它们就是上海展现给世人的面孔。风格别具的现代化建筑是上海给人的第一印象。建筑游,并不是像建筑师一样去研究,也不是像摄影师一样去观察,而是去走进,去体验。去大剧院听一场歌剧,到体育场看一次比赛, 在金贸大厦下看跳伞表演……美术遇见建筑,  相似文献   

13.
你也许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主角是男是女无妨,是意大利人还是英格兰人无妨。一次中国旅游——是北京还是广州也不重要——结果一来就不想回去了。先是在一个地方停半年,然后再去另一个城市留一年,平时谋个差使,同时伺机四处冶游。末了,比你我去过的地方还多。 前不久去古城平遥,我就遇到了这么一位,已经在一家老宅院里住  相似文献   

14.
上一次去稻城已经是几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是我第一次上高原,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我无心欣赏那里的风景。这次出行把目的地再次定在了香格里拉,出发地由北京改成了昆明。  相似文献   

15.
“你去,你去。”采访贵阳的选题一定下来,同仁异口同声,让我去。贵州是我老家,半个,我对那儿没什么感性认识,只去过两次。老家在我印象中灰蒙蒙的。我特意挑了一条红色的马球牌防雨裤和一件腥红色的真维斯外套,装行李的时候,心情有点像当年下乡,还有点像去新疆或者西藏那样的远行,生怕同去的摄影师不小心把我给丢了。替我想想,这样的心情能算快乐?  相似文献   

16.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相似文献   

17.
在异国他乡,语言障碍往往限制我们旅行的广度和深度,却很少有人愿意为一次境外旅行而专门去学一门外语。是否有一种方式,能让游客在旅途中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信箱     
我的奶奶跟我小叔叔就住在鼓浪屿,几乎每年我都会跟随父亲去岛上探亲,岛上的小道很复杂,而且缺少城市化的标志性建筑作参考,如果是晚上,从码头直接回叔叔家,我都有可能会迷路。 《鼓浪屿:音乐爱美丽》在文中提到上岛要吃  相似文献   

19.
在丽江待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曾不下20次的去过束河、玉湖村,每次步行在那些古老的村子的时候,心灵就会像吸氧般的格外的畅快。  相似文献   

20.
朋友,你去过大西北吗?你走进过塔里木吗?你看见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生长着的那一片片的胡杨树吗?如果你没去过的话,我真的想告诉你,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看.在那里的胡杨树前你会受到一次生命的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