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取得的效果举世瞩目,其原因要归功于中国儒家思想在其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思想的运用却是少之又少,令人深思。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中儒家伦理思想经验,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培养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社会中,儒家伦理思想是人们界定财产权利的法律来源。本文通过对家长制、抚养义务、亲邻先买权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儒家伦理思想削弱了人们获取、占有、转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并在此结论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出:这种状况下,人们的最优选择是以“生计原则”而非“营利原则”来指导生产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精华。而作为儒家文化精华部分的“修身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儒家追求的修身目标,倡导的修身途径及修身理论特征,以及儒家修身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精华。而作为儒家文化精华部分的“修身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儒家追求的修身目标,倡导的修身途径及修身理论特征,以及儒家修身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在先秦儒家伦理观中,有着大量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充分吸收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精髓,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先秦儒家“和谐”伦理中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个人自我身心和谐的思想,简要论述了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为摆脱人类生存困境,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念,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社会以"养生送死"为原则的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到人们对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畅想,无不体现出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以孔丘和孟柯为代表的孔孟社会保障思想中更是具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思想精华,因此,研究儒家需要典籍<论语>、<孟子>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尤为必要.本文从社会保障发展、调控、运行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便讨论儒家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云峰 《魅力中国》2013,(28):290-292
儒家孝道伦理思想是儒家学派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精华部分.孝道思想不仅维系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家庭的稳定,而且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本文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内容、发展、形成、借鉴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需要一系列社会秩序作保证的,而社会秩序是一个需要多元支撑的系统,缺少其中的任一支柱,都会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在中国社会的历史上,一直是由儒家伦理担当维系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因此,儒家的伦理思想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取向。本文主要是在介绍儒家“义利”思想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处理利益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贾谊行政伦理思想的思想属性,评析贾谊行政伦理思想对西汉行政伦理思想的影响,阐述贾谊行政伦理思想对中国行政伦理思想史的贡献,并通过贾谊行政伦理思想的思想贡献引发的相关思考,主要包括最早将儒家思想真正运用到政治领域——引发对公共行政伦理向度的思考,最早提出并使用“伦理”概念——引发对行政伦理与公共伦理现代价值的思考,最早通过“制度”将礼治与法治结合——引发对“制度”与“礼”“法”关系的思考等来揭示贾谊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