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萍 《发展》2011,(9):147-147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也迫使新闻节目主持人频频出镜采访,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新闻成功与否,与新闻节目主持人出镜现场采访、报道的表达水平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齐晋文 《魅力中国》2014,(3):338-33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其显著的电视特色和现场魅力,使报道内容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的各档新闻节目中,现场报道非常普遍。这种报道形式,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纪录片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磊 《理论观察》2006,(5):139-140
电视节目的改革是中国电视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电视节目的改革中新闻节目采用了多种手段,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新闻时效性与可观性的矛盾调和、方言播报和民生新闻逐渐增多、以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品牌和形象、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这些趋势都促使电视新闻逐渐改变原来的传统话语表达方式,以求得民主化个性化的表达,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和改革体现了中国电视发展的“受众主导”的基本趋势,也加快了中国电视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袁珂 《魅力中国》2010,(34):105-107
电视记者出镜一般出现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以其显著的电视特色和现场魅力,使报道内容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然而任何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主观活动,总是具有主观性和倾向性的,必要的主观性的渗入往往能够使新闻报道超越表面上的客观,从而使新闻报道更接近事实的本来面貌。本文从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表现形式谈起,论述了记者出镜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各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能看到了,在研究自己的新闻节目质量时,就有了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前电视新闻同行之间的竞争的焦点,或当前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当务之急,已主要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办新闻节目的观念更新问题。谁的观念更新的快,谁能够将宣传改革的勇气拿到新闻节目自身的改进、提高上来,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地位。那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亟须实现哪些观念的转变呢?一、从宣传主导型向报道主导型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既是提高引导艺术和新闻节目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王勇 《黑河学刊》2011,(5):39-39
电视新闻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创造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信息的叙述者和传播者,电视新闻播音员在各类新闻节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整档新闻节目的成败与否。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员,能使信息传播更加准确、生动、有效,能进一步激发、调动观众的求知欲,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7.
李堃 《理论观察》2011,(5):174-175
现场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现场采访报道凸显了电视直观形象和实时传播的优势,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可信度。满足了电视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在现场采访报道中,除了出镜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同期声之外,还加入了体态语言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等信息,因此,观众可以从采访过程的整体来把握、感受、接收来自荧屏的各种信息。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丽红 《发展》2013,(11):116-116
评论代表传媒的方向和灵魂。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评论体现媒体对基本新闻事实的立场、观点、看法和主张。好的评论,能够澄清事实真相,深化报道主题,提高宣传质量,引导大众舆论。做好电视新闻评论,是大众对电视传媒的期待和要求,是加强电视新闻宣传的有效手段,也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普遍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软肋之一。笔者认为,做好电视新闻评论,应当严把“四关”:  相似文献   

9.
张莹 《魅力中国》2014,(22):290-290
如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主要是关于现场的新闻报道,由于现场新闻报道有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信息量大、参与感强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因此已经被大多数社会大众所接受。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给予大众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因而成就了其真实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会为现场新闻报道添加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效果。现场报道也更加频繁的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在央视或者是在各省台甚至是市县台播出的由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不难看出,现场报道目前已经引领了电视新闻报道行业,也是一种传播新闻的最佳形式。毫无疑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源泉在于新闻的真实性,本文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企业电视新闻实行采编合一方式制作新闻节目具有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突出新闻实效性、便于精选报道角度、完善报道主题、造就复合人才等优点,必然性、可行性及对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冯军 《魅力中国》2014,(22):294-294
提高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是每个电视台都很关心的课题。多年的电视新闻编辑生涯,让我对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有些粗浅认识。我感到,在整组新闻节目的编前新闻采访和具体的编排工作中,都要贯穿编辑意识,将编辑意图渗透到采访、写作、编排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发挥整档新闻节目的综合优势,使得整档新闻具有主线脉络清晰、节奏强弱均匀、层次分明有序、信息量大、权威性强。当今时代,电视新闻节目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电视新闻节目的好坏与电视新闻编辑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所谓出镜记者是在新闻采访出镜现场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随着社会进步,受众对新闻质量、播出形式、影音效果等的需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具备的素质也应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孙玺文 《发展》2014,(11):112-112
电视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工作重心,办好新闻节目是县级电视台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现阶段,"走转改"活动和"八项规定"为县级电视台进一步改变报道形式和内容,提升新闻服务群众水平提供了契机,也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4.
乡电视新闻节目的宣传效果如何,取决于节目是否有特色.怎样才能把新闻节目办的有特色?这是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电视领域里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由节目主持人和普通记者直接转化而来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好的主持人都是好的记者,也不是所有的好的记者都可以出镜。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出镜记者完全是为了“出镜报道”而出镜,照本宣科、机械生涩的语言和表现,已基本丧失了出镜报道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杨秀娜 《魅力中国》2010,(16):100-101
以各省市电视台为例,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部分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问题,分析了这些新闻节目改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富有技巧的编排是一门艺术。一个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是由编排技巧来决定的,作为电视新闻采制过程的最终产品,电视新闻的编排代表着各级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就是编排播出,同时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18.
贺勇 《理论观察》2010,(1):158-159
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和屏幕形象的综合体现,任何新闻节目都有一个编排的过程,都必须通过编辑将原本纷繁杂乱和风格不一的个体新闻稿件进行有效的整合,让整档新闻节目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闻节目编排巧妙合理,不仅会提高收视率,而且能体现一个电视群体的业务水准。电视新闻编辑应当高度重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掌握节目编排艺术,提高编排水平,增强驾驭新闻节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锐锋 《发展》2010,(6):52-52
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主持人熟练、过硬的综合业务能力是节目质量和收视率的保证。新闻现场直播工作状态中的主持人应具备以下综合业务能力。一、对各种新闻报道形式的快速穿插组合能力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接触到的报道形式是多样的,它包括了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动态影像新闻、  相似文献   

20.
论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延桃 《魅力中国》2011,(15):362-363
电视新闻的制作是一项群体、系统的工作,从准备、拍摄、编辑到最后播出,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电视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电视新闻记者和播音员的工作,却忽视了幕后后期编辑人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作为电视新闻的最后把关人,决定着一条新闻或一档新闻节目在荧屏上出现的最终形态,其文学修养和业务水平直接影晌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