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主要学派的管理哲学和西方管理学形成以来各主要学派的管理理论为研究对象,从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基本思维方式、管理主体和客体、主要目标、权力基础、基本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创新特征等角度比较了两者的差异,并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形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宗教因素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两者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灯具造型艺术形式对现代设计有重要启示。我国传统灯具的造物理念、造型手法、造物规律等,对现代灯具设计有很大帮助,对这些信息的研究可总结出对现代灯具设计有用的启示,现代设计师应深入研究分析传统灯具设计的内涵,同时借助现代材料和制作工艺将传统灯具深厚的文化精神以及传统灯具所特有的神韵,在现代灯具设计中体现出来,从而创造出具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现代灯具,由此来推动和促进现代灯具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国古代诗学在其结构形态、批评对象、诗学理念及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古代诗学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纽结,因此整个韩国古代诗学中流溢着无法抹却的中国情结。虽然二者存在着众多相似、相类之处,但韩国古代诗学绝非中国古代诗学的简单移植与翻版。韩国古代诗学接受中国古代诗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中国古代诗学进行"主体间性"批评的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一种主体的分有、共享或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远古时期的火把照明到如今的形形色色的灯具,灯具设计迅速发展着.人们对于灯具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其应用也是非常广泛.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进步,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产品不仅要求有完善的、科学的使用功能,还要求产品的造型应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灯具已经不再局限于照明方面的用途,从而引申为更多方位的运用,并能够通过灯具设计的应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庄园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的庄园和庄园经济,虽然与欧洲中世纪庄园和汉唐时期的庄园有诸多不同,但同样是古代社会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生产和组织方式之一,对唐宋及后世影响深远。通过对唐宋庄园及庄园经济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综述,本文比较了两种不同观点,指出学术界讨论的主要问题不是"庄园"的有无,而是"庄园制"的有无,本质上是关于庄园性质的不同认识。本文所研究的庄园和庄园经济,既不是一种所有制形态或生产关系,也不是普通耕地,而是一种农地  相似文献   

6.
金明子 《魅力中国》2011,(18):94-95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发展的高潮,也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精髓所在,其中义和利及其关系一直是古代思想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比较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几家的义利观,以期得出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其特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整个发展过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着很大的作用,农业科技的发展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农具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8.
程民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北方经济史——以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主线》(以下简称《中国北方经济史》)一书,已于21304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为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按朝代顺序论述了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代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时期、清代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演变,共10章,计60万字。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北方经济重心移动、演变的学术著作,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再论清代文字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特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文字狱层出不穷,是中国古代文字狱发展的顶峰.清代文字狱破坏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限制了知识分子思想的活跃;一定程度上使士风变坏.  相似文献   

10.
周亚玲 《魅力中国》2014,(23):315-315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更是那个时期各国所学习、所效仿的的对象,其中古代婚姻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由其同时存在的封建礼法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其制度的建立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古代婚姻法律制度基本的内容探究,来了解我国古代婚姻法律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方面:城乡中国的特征。我这里提出一个概念: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之内,结构形态上是一个“城乡中国”的结构形态,既不是乡土中国,也不是城市中国。  相似文献   

12.
田勇  刘波 《魅力中国》2011,(10):326-326
《日知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有几条涉及到先秦时期我国古代军队的兵种情况,现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日知录》并对我国古代兵种相关情况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建设》2005,(3):35-36
如今,灯具专业市场在企业的产销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近日,在全国灯具市场研讨会上,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有关领导指出灯具市场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7月8日,洗砚池晋墓出土文物展在临沂市博物馆展出,出土的250多件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示出古老而又神秘的姿态。特别是胡人骑狮青瓷烛台、胡人骑狮青铜灯、鸟形青铜熏炉等文物造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物均出自近期发掘的两处晋墓,它们的出土,为研究临沂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乃至整个山东地区古代的葬俗葬制等提供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罗雪  张亚玲 《理论观察》2006,1(3):38-39
以科学革命(16世纪哥白尼革命)为界线,技术进步发展史分为前现代时期和现代时期,李约瑟之谜关注的就是中国技术进步为什么在现代时期开始落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角度对李约瑟之谜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严格的封建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古代社会缺乏有效的产权制度,这正是中国技术创新在科学革命之后由领先变为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古代家具在各时期的特点进行介绍、剖析,让人们了解家具与时代的关系,了解家具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董雪蕾 《魅力中国》2013,(14):270-270
随着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实践,必然促使人们去思考一系列关于音乐的重大问题,当这样的思考形成明确的理论形态,使出现了音乐美学思想,从此,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开始逐步发展。在本篇中,笔者将简单分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以及特征。  相似文献   

18.
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原王朝进行朝贡,纳入到了中原王朝的册封体制之内。隋朝时期,古代日本的朝贡目的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以前的寻求中原王朝的庇护变为从中国移植先进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项文物制度,朝贡的动机从政治角度转到了文化层面,从而使得两国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也为以后两国的交往打下了一个基调,为唐朝时期两国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堃 《魅力中国》2013,(23):99-99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与其时代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包括功能、技术与风格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社会的"国营农场"是"郡县-编户齐民"治理模式在"非常态"下的补充性或替代性选择,并随着"非常态"向"常态"的转换而面临转轨压力。通过对"郡县-编户齐民"主流治理模式及其微观基础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本文对传统版"国营农场"及其主要表现形态的"屯田"的制度背景、微观基础和转轨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发现包括:"国营农场"以及作为其主要表现形态的古代屯田,往往在经济效率之外有着更宽泛的目标,但经济效率本身却决定了其可持续性,而屯田的经济效率通常低于编户齐民模式,故有着内在的转轨压力;其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相对丰富的过渡形态,但不论初始形态和过渡形态如何,在满足"编户齐民"生活生产条件并具备郡县治理条件的情况下,承平时期的编户齐民模式仍是在经济效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目标形态,是传统版"国营农场"的适宜转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