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苑》中说:齐景公有匹令他喜爱的马,他的养马人把马杀了,景公发怒,拿起戈要自己去打死那养马人。晏子说:“这样他还不知道犯的什么罪被处死,请允许我替君王指出他的罪过,让他们知道自己犯的什么罪然后去杀他。”景公说:“好的。”晏子拿起戈高高地举着对那养马人说:你替君王养马而把马杀掉,你的罪该死;你使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把养马人杀掉,你的罪又该死;你使君王由于一匹马却把人杀死,被四方的诸侯知道了,你的罪又该死。”景公说:“你放了他吧!你放了他吧!不要伤害了我的仁德。”  相似文献   

2.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相似文献   

3.
一杆老锵:欢迎老朋友“大嘴的啵的”和新朋友“网上跑马”。这个话题,二位有何高见? 大嘴的啵的:;一提“老大款”。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没文化.没追求;满口金牙,满嘴脏话,满手金镏子,连坐马桶都要镶金边儿;泡明星。睡处女,开加长悍马,养只狗都上百万……这种人.穷得只剩下钱了。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相似文献   

4.
行之 《现代班组》2011,(12):48-49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过许多日本青年,他们对中国的大熊猫都很喜爱,问他家里养了几只?从这个极其缺乏常识性的提问中,我想到了“陌生”二字:其实中日两国相距并不遥远,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交往。  相似文献   

5.
罗涛 《现代班组》2010,(1):30-30
有一位企业家在一个建筑工地看到很多工人,他找了三个人,分别问他们两个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而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如果这是狐狸对小王子的爱,我家皎月可能爱我更甚。皎月是一只白色的博美,四个月大的时候被我抱回家,现在已经两岁了,剪了毛的它跟网红俊介犬很像,是一只跟主人一样颜值在线的狗狗。自从养了狗,我逐渐发现自己是一名戏精,不仅喜欢对着狗  相似文献   

7.
《化工管理》2009,(2):96-96
在某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大钞,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相似文献   

8.
退休教师布罗迪50年前在一个幼儿园任教。有一天,他翻检旧物发现当年B(2)班31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随手翻了几本,被孩子们的奇思怪想迷住了。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大约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一定能成为英国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布罗迪遂产生一种冲动:把这些练习册重新发到同学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布罗迪在报上发了启事,没几天就收到很多回音。他们中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布罗迪按地址把作文簿给他们寄去,一年后,仅剩下一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盲孩子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就在他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珍藏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忘记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梦想。  相似文献   

9.
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在一隧道入口处,他想:这样一个僻静的地方.交通警察应该是管不到的。于是,他大胆地横穿过去。走至一半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警察.可警察不紧不慢地走着。所以.他又想:大概这位警察没注意上他吧。但在他走至对面时,那位警察迅速赶上来.对他进行了处罚。他接受了处罚.并问警察为何不早点上来制止呢?”这里列车很多.我若处理不善引起你慌乱的话.反而容易发生事故.以后你要小心啊。”警察向他作了解释,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处罚。  相似文献   

10.
《轴承工业》2007,(7):36-36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相似文献   

11.
《航天工业管理》2000,(8):21-21
一个有效的组织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组织要有透明度,使其成员了解他们所在单位的组织结构和他在其中干什么。二是组织中必须要有人在一定任务范围内做出最后决定的权威性。同时也负有同样大的责任。三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只应有一个“主人”,这正如罗马法所说,一个奴隶如有了三个主人他便成了自由人了。但是组织的层次要少,越“扁平”越好。  相似文献   

12.
不管领导什么类型的企业,都必须凭借完善的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而领导者不良的管理行为则是企业的最大致命伤。对此,必须加以防范。 一忌: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一是领导者推卸责任就无法取得成功。要使企业有效地运转,管理部门必须负起责任。如果你对部下的表现不满意,请不要责怪部下,因为错误就在于你自己身上;如果你对企业经营不满意,请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只是埋怨市场环境不好。越是推卸责任、逃避责任,就越有可能失败。要管好企业,就必须把部下带好,而部下只跟他们所敬重的人走。赢得部下敬重的一个办法是,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是领导者要有胆量说“我不懂”。敢于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承认自己并非什么都懂,精明的领导在部下提出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往往这样回答:“你提的问题很重要,我们一块去请教那几位这方面的专家。”这不但对部下的工作给予了指导,而且还对部下表示了鼓励和赞赏。 二忌:事必躬亲,不分轻重。 管理并不意味着当领导的本人拼命干。领导者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提高使用时间的质量?你干出了哪些成绩?你带领部下实现了多少预定的目标?你是否把部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没有把他们...  相似文献   

13.
速度竞争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位忙着穿球鞋。另一个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相似文献   

14.
机会     
有一个人有天晚上碰到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告诉他说,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他有机会得到很大的财富,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 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奇迹的承诺,可是什么事也没发生。 这个人穷困地渡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的老死了。 当他上了西天,他又看到了那个神仙,他对神仙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的,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神仙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活,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何银基 《中国石化》2006,(10):78-78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捡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这位演说家接着说:“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相似文献   

16.
行之 《现代班组》2011,(5):48-49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过许多日本青年,他们对中国的大熊猫都很喜爱,问他家里养了几只?从这个极其缺乏常识性的提问中,我想到了“陌生”二字。其实中日两国相距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有个显著特点:非常器重人才。一次,公司的一台马达发生故障,怎么也修不好,只好请一个名叫斯坦曼的人来修。这个人绕着马达看了一会,指着电机的某处说:“这儿的线圈多了16圈。”果然,把16圈线去掉后,电机马上运转正常。福特见此,便邀请斯坦曼到自己的公司来。斯坦曼说自己现在所在的公司对他很好、,他不能来。福特马上说:”那么看来我只有把你那家公司买过来,你就可以来上班了。”  相似文献   

18.
《化工管理》2010,(2):92-94
N个人去参加一招聘,主考官出了一道实践题目:把梳子卖给和尚。众多应聘者认为这是开玩笑.最后只剩下甲、乙、丙三个人。主试者交代:以10日为限,向我报告销售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的中国人只知道意大利的食品、酒和艺术.好像意大利商人只会经营这些。事实上。意大利商人的触角早已伸及多个领域,如:电子、化工、汽车、机械制造等等。我们商会的使命在于。为意大利和中国企业提供一个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的场所.我们正在尽力扮演好这个角色。”中国意大利商会秘书长Luisa Bergonzoni在会见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行之 《现代班组》2011,(1):46-47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过许多日本青年,他们对中国的大熊猫都很喜爱,问他家里养了几只?从这个极其缺乏常识性的提问中,我想到了“陌生”二字。其实中日两国相距并不遥远,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交往。近些年,两国民间的交往又逐渐热络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