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企业家》2004,(6):33-33
2003年11月,三笑集团将手中持有的高露洁三笑公司30%的股份尽数卖给了高露洁,同时卖掉的还有“三笑”品牌50年的使用权。很快,“三笑”牙刷便在大超市的货架上消失了。2003年年底,国产品牌“小护士”宣告易帜,根据与欧莱雅达成的协定,在完成收购后,小护士掌门人李志达将离开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10日,为了填补其竭力打造的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即低端大众化妆品市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拿下了与之谈判4年的小护士.所获包括小护士品牌、除了李志达之外的所有管理团队、所有销售网点以及位于湖北省宜昌的一个生产基地等.  相似文献   

3.
风铃 《中外管理》2004,(1):99-100
世界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近日宣布:收购中国护肤品品牌”小护士”。这是欧莱雅在中国收购的第一个本土品牌。而完成收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小护士品牌的缔造者——丽斯达公司董事长李志达今后不得再从事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4.
<正> “小护士”还是没能逃过被欧莱雅收购的命运。 2003年12月10日,一项收购协议在北京王府饭店秘密签订。11日,世界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正式宣布,将“小护士”收归账下。“这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欧莱雅集团全球总裁兼CEO欧文中说,“中国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收购小护士品牌,为欧莱雅集团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中国品牌“小护士”,紧接着又在2004年1月28日收购了“羽西”,产品线一下子延伸到50元人民币以下。与欧莱雅迂回曲折降低产品线的做法相比,宝洁的降价措施显得直截了当。比如在2003年11月,宝洁推出零售价只有9.9元的200ml瓶装飘柔洗发水,而在此之前的价格是13.5元。欧莱雅降低姿态“在中国,更大的市场是属于‘大众化’的,要想取得成功,大众市场是必争之地。”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表示。但是在购买“小护士”、“羽西”之前,欧莱雅投放在中国的护肤品并不特别“大众化”:价格最高的是兰蔻,单品价从230元到99…  相似文献   

6.
冯青 《经营者》2004,(1):90-92
“小护士”还是没能逃过被欧莱雅收购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2003年12月11日,法国欧莱雅集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宣布,欧莱雅完成了对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收购.欧莱雅集团对小护士品牌的收购,还包括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小护士"的分销渠道.  相似文献   

8.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兰蔻”“赫莲娜”“碧欧泉”;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  相似文献   

9.
63岁的欧莱雅中国"创始之父"盖保罗,4月13日在意大利因病去世。盖保罗1996年赴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17年来,他引入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等众多品牌,收购小护士、羽西完成本土化整合,拓展男士护肤全线产品……一路过关斩将,在激烈的化妆品市场实  相似文献   

10.
悠远 《经营者》2007,(10):46-47
收购,整合,再收购,再整合,这就是欧莱雅进入中国以来的全部主题。完成小护士与羽西的收购计划之后,欧莱雅再现了法国人凡尔赛宫前复制金字塔的神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化行业的并购此起彼伏."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小护士"嫁给了欧莱雅,等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2.
骄人业绩 如果说,"欧莱雅"的知名度是靠日积月累的广告投放而"脸儿熟"的话,那今年初媒体纷纷讲述的一个新闻事实,却不折不扣地折射出欧莱雅雄厚的实力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欧莱雅将国内三大护肤品牌之一的"小护士"收到自己麾下:40天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了个连贯动作,正式收购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羽西".  相似文献   

13.
价格战似乎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专利。从家电业的直线下滑、从连锁店“一元钱卖空调”的促销活动,都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强烈的竞争欲望和总想置对手于死地的决心。然而,那些看起来一直有些超然甚至傲慢的跨国企业,也开始一个个降低了姿态: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欧莱雅一口气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使产品线一下子降到50元以下;今年2月,麦当劳推出“超值惊喜、不过5元”的营销活动;4月底,诺基亚一些手机价格最多降低了25%;5月,华南地区所有必胜客餐厅的餐牌价格全线下调15%……而在此之前,宝洁、美宝莲、宜家家居、联合利华等,甚至生产汽车、家电、…  相似文献   

14.
即使是以收购再造国际品牌著称的全球第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整合小护士和羽西也绝非一件轻松的的工作。他们得到的和失去的几乎同样多  相似文献   

15.
邓波 《中外管理》2004,(4):83-86
2003年底至2004年初.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靠在中国市场上的两次“闪电”收购,而引起了社会瞩目。其实.早在这场化妆品业的并购大战在国内打响之前,欧莱雅的人才大战已在全球打响。  相似文献   

16.
家住上海静安区的江小姐,一直在留意妈妈嘱托买的“小护士”防晒霜,但去过好几个超市,都找不到。“现在比小护士年纪大的‘百雀羚’在电视上打广告了,怎么就是看不到小护士了呢?”江小姐慨叹道。  相似文献   

17.
在刚过去的7月份,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负面新闻就接连不断。先是被温州工商局查出欧莱雅旗下兰蔻品牌标识不合格。继而又被媒体曝光了“兰蔻5年3检不合格”的新闻,随后,香港消委会又指出欧莱雅水感保湿面膜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逃脱被强大的外资品牌收购的命运.比如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利收购,乐百士被法国达能收购,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乐凯被美国柯达收购20%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如果没有很好的突围之道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0日,身在香港的柯敏坚再一次接到了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的电话,“我已到香港,别再犹豫了,加入九牧王吧!我带了劳动合同。”电话这端,柯敏坚的内心却一如既往地挣扎,“我们还是先见面再说吧。”  相似文献   

20.
家居布艺”、花无缺、依露丝哲、乐斯菲尔、志达·罗兰德、志达·玛奇朵、方格家居、志达钢管等多个品牌,其中志达家居/家具在全国有专卖店400多家,志达家居布艺经销商2000多家;钢管年生产能力20万吨,服务一汽、广汽、东风重工等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定位于软体家具的志达家具已成为中国时尚布艺家具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