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里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坚持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于各行各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在供销合作社事业面临重大调整和…  相似文献   

2.
努力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狠抓贯彻落实。 首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需要贯彻统筹发展的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路。这五个方面的统筹兼顾,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这个十月,中国历史将见证她的不平凡。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踏上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途。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全会强调,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加大国家对农  相似文献   

4.
一、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又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党在指导农村发展上的重大战略转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五大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五大统筹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强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客观地认识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来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主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带有根本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9.
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一体化,这也是维系我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影响劳动就业体制的效率与公平,也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统一,必须考虑城乡统筹与利益关系调整,本文以威海、常熟个案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05,(2):46-47
北京市大兴区委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从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进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尝到了增收的甜头。据统计,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24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超过50%。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财政部在1997年对财政事业单位会计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再加上我国与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使现行的高度集中制体制下的会计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钱、粮、人、地、权……农村改革分论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2003,(11):39-42
面对日益严峻的“三农”困境,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其中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与目前严重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对此,在中国改革·农村改革分论坛上,主持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和陈锡文、黄平、李铁、赵树凯、李昌平等五位长期致力于农村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基层改革实践者有着基本的共识,他们就“减负、自治、协调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农村会计要学点市场经济知识木刊编辑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构筑了壮丽的蓝图,...  相似文献   

16.
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33周年的艰苦而伟大的历程,深刻认识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范例,它开创了构建崭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先河。本文回顾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创和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土地权马克伟建立并完善以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主义地权制度,对于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十分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地权问题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地权和地权制度已成为当前研究、讨论的热门。...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发展,资产评估作为社会性和公正性的活动,在产权转让、企业重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及资产的合理流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准确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企业及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式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企业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变更活动的开展,企业的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制经营等经营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建立乡镇一级财政20余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过渡,乡镇财政职能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之中,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和外延皆有所不同而已。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之际,乡镇财政应当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实现应有的职能转变。转变乡镇财政职能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职能需要有一个大的调整和转变。但是,对于这一转变,基层财政工作人员往往感到比…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以养老、待业、医疗三大基本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配套措施,是创造稳定协调的社会环境、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南汇县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迈开了新步。迄今为止,已开展了养老、待业、医疗等社会统筹保险工作,初步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