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艳婷  冯忠明 《经济师》2009,(11):69-70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胎儿权利只有在继承法中有所规定,而且世界各国对于胎儿权利的保护也十分薄弱。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发生在胎儿时期遭受不法行为侵害的诉讼案较为普遍,我国近年来也多有此类案件发生,并引起众多在法律、道德上的讨论.但是尚未形成定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胎儿作为弱势群体,有必要对胎儿的权利进行保护,保障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文章探讨了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概念,特点及法理基础,并通过检讨我国立法上的不足,来完善法律上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须构建以宪法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机制及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对自己各种权利的行使,世界各国都在为完善隐私权制度而努力,而我国关于隐私权这一独立的人格权的保护尚未形成专门的法律制度,关于隐私权的寥寥几条法律规定已无法满足文明社会对隐私保护的需要。因此,构建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体系是当前完善我国民事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同法》第73条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规定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填补了中国法律的漏洞。但是该条规定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更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在立法论上,我们需要顺应国际潮流,通过制定司法解释的方式扩大代位权客体及代位权行使方式,并就代位权行使后债务人的权利作一定限制,以全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更能体现法律设立代位权制度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公司合并对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实现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应以损害公司合并效率为代价。新《公司法》很好地确立了这一立法价值取向,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制度的具体设计上,却存在诸多的缺陷,特别是没有规定债权人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对债权人的保护殊为不利,需要立法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6.
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立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然 《经济师》2005,(10):72-72
弱势群体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正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何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但是我国对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体系,是我国今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先权利的商标法保护在各国立法上有不同制度模式。与注册商标有关的在先权利在我国新《商标法》中得到了保护。从立法来看,法律采取了在注册程序中保护、分散规定与概括规定的模式。在先权利包括:在先标记性权利;人格权;在先域名权;其他知识产权等。其受保护的条件为:标记的相同或近似性;关联性;混淆性。此外还考虑在先权利的保护期限和权利人的同意。  相似文献   

8.
受刑人是国家公民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保护监禁制度下的受刑人权利,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表征。受刑人的各种需要,国家必须以法律规范其满足需要的行为,以法律确认和保护受刑人权利是改造受刑人的基础,我国经历了1954年《劳动改造条例》与1994年《监狱法》两次关于受刑人改造和受刑人权利的立法过程,因受传统立法观念影响,现行《监狱法》仍存在法条简约,程序缺失,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应该在《监狱法》中增加有关规定,提高可操作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行政处罚程序和司法审查机制,以充分保护受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对自己各种权利的行使,世界各国都在为完善隐私权制度而努力,而我国关于隐私权这一独立的人格权的保护尚未形成专门的法律制度,关于隐私权的寥寥几条法律规定已无法满足文明社会对隐私保护的需要.因此,构建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体系是当前完善我国民事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王继新 《经济师》2011,(4):90-91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还很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从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及创新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机制等方面完善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真正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适用房的权利定位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制度在实施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目前的制度设计未能以法律形式在物权上明确界定经济适用房的权利边界与限制。未来应以立法形式对经济适用房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以及经济适用房在民商事领域中的具体权利边界与限制予以明确定位,给经济适用房购买人一个确定的权利预期。而相关制度的设计应考虑其他法律的规定并做到与其他法律规定相互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12.
庄昕 《经济研究导刊》2011,(14):216-217
现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人格权利受到侵害的各种危险无时不在。为了使遭受人格侵害但法律又没有明文列举权利受侵害的受害人获得法律救济,民法应明确规定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的民法价值在于对人类自由与尊严的尊重和保护。它是一种框架性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下层权利,与具体人格权相对,是主体享有的支配法律规定的特定人格利益以外的人格利益的权利。它是概括人格独立、人格平等、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个人基本权利。它是为弥补具体人格权封闭性缺陷而产生的概念,以人格独立、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为其内容,具有解释功能、补充功能与创造功能。在我国民法典中应明确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3.
<正> ●《公司法》总则对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公司法》第一章总则,主要是规定本法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的内容,包括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公司的法律地位等。因此,有关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主要不是在《公司法》总则中进行规定的,而是后面的具体条文中加以规定。但是,由于总则是《公司法》的总纲性规定,所以也对公司的一些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公司法》总则对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刘婧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91-194
中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了劳动者具有预告辞职的权利,但由于立法技术等原因该项规定较为简单和笼统。预告辞职的法律保护不仅赋予了劳动者自由辞职的权利,还与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在社会经济条件下,各方主体的利益与冲突并存,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预告辞职的法律保护方式,分析中国预告辞职法律保护的特征与存在问题,阐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维护各方法益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立服务期、竞业禁止和违约金等方式构建预告辞职法律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现已成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和法制建设所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与救济问题,这不仅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更是突出体现了人权保障机能法治理念的内在精神.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健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立法体系,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一个权利倍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是一个权利发展显著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倍受重视和尊崇的时代,是一个法律关照社会、关爱权利的时代。公证行业是一个为公民苍生带来安全和保障的行业,同样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行业,但是我国自引入公证制度以来迟迟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证员权利保护制度,应该说是我国公证行业立法的一大空白。笔者就我国公证员权利保护制度的构建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未作出明确的权利定性。从本质上看,虚拟物品属于法律规定的财产范畴,符合传统民法上"物"的特性,应被定性为物权的客体,可以通过直接立法和间接立法两种方式来实现对虚拟物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建立在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灵活性的法律和产业部门生产安全食品的法定责任的基础之上的。美国食品法制体系的特点是权利的分离和立法的科学性。美国宪法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对食品安全都负有责任。国会作为立法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的安全供给,同时也确定了国家级的食品安全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和司法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极大进步。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在内的几个国家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和实践方面都十分先进。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些方面英国和日本也不逊色。这些对我国都是严峻挑战: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很多仍是宣示性口号,没有真正地贯彻落实。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除了参考一些国际公约的规定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行税收立法中有关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规定内容残缺、体系凌乱、效力低下.与强大的税收权力无法抗衡。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视角审视中国税收法律制度,探究其缺陷及成因,并寻求未来的立法构建之路:未来的税收立法中应当全面贯彻税收法定原则,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注重纳税人权利救济,以此实现纳税人权利全方位的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