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汉 《商》2013,(19):268-268
合同法中,对于要约与要约邀请做出了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经常难以分辨。本文通过对一钢材购买案例的分析,讨论了要约判断的四要素,阐述了要约邀请定性的逻辑过程。并引入拆分思维步骤和司法精神引导两种途径,对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问题进行思考拓展。  相似文献   

2.
陈嘉凯 《致富时代》2010,(8):105-105
简述合同产生的条件,分析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今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猛,导致电子合同越来越多,合同的纠纷也加大。电子合同中的要约与普通合同的要约本质上一致,但是仍存在众多需要探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电子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方发布的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学界一直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笼统地界定为要约;笼统地界定为要约邀请:分别情况具体界定。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都脱离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电子合同中要约的界定,仍应依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应确立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李薇 《商场现代化》2006,(14):166-167
本文从理论研究出发,在提出要约收购在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意义的同时,对证券市场几种常用的要约收购支付方式的财富效应进行分析,并剖析我国证券市场要约收购现状,发现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为推进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市场化,推进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并为上市公司收购企业、机构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集体协商要约是订立集体合同的重要程序,集体协商要约直接关系到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完善。工会是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职工一方的代表。集体协商要约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扩大了集体协商要约范围。集体协商要约生效,受要约人必须按期回应或进行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7.
晏贵清 《商》2012,(12):44-45
股东与公司之间是依合同成立的债的关系,设立人设立公司即是在向公司发出要约。公司经依法登记设立时,要约生效,同时公司也作出承诺并且承诺生效。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业活动中,合同是重要的媒介,要约是订立合同的基本规则,要约的撤回、撤销是合同订主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交易是否安全,合同双方权益是否得到圆满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我国新《合同法》首次确立了要约撒销权,这在我国是个全新的法律权利,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定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平 《商业时代》2006,(2):46-47
由于要约收购临界线的规定不合理以及要约收购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偏离等问题的存在,“零预售”或接近“零预售”的收购结果屡见不鲜。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强制性公司要约收购条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国内外相关立法来看,强制性公司要约收购的条件主要包括主体条件、前提条件、比例条件和豁免条件,明确强制性公司要约收购条件,有助于纠正部分要约收购对目标公司股东可能造成的不公平,确保目标公司股东待遇平等。  相似文献   

11.
周恩德 《商场现代化》2007,(15):250-251
要约收购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收购制度的创新。目前,我国要约收购在定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本文依据企业并购一般理论,探讨要约收购价格弹性区间合理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商业活动中,合同是重要的媒介,要约是订立合同的基本规则,要约的撤回,撤销是合同订立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交易是否安全,合同双方权益是否得到圆满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我国新《合同法》首次确立了要约撤销权,这在我国是个全新的法律权利,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广告的特点决定了其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作为要约容易引起争议.但是,在广告内容非常明确、肯定,足以构成一项要约时,合理地理解其中的隐含条件,不仅符合人们日常对广告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公平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学派认为,在由公司各种内外部控制机制构成的控制权市场上,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发挥其主要作用,需要作为外部控制机制的收购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控制机制,因为通过公司间的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本文以该理论为背景,研究在我国现阶段要约收购这一外部控制机制对目标公司股价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成商集团被要约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要约收购并不能为目标公司股东带来超常收益。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商业时代》2006,(30):54-56
现代民法要求对现物要约中的消费者给予特别保护。而对消费者的保护应通过对现物要约的效力和消费者对要约的实物应承担的义务等方面规定而加以体现。我国应在比较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对现物要约中消费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龚好 《江苏商论》2004,(11):167-168
我国今年连续出现了两起要约收购案,引起各方的关注。虽然这两起收购案在实质上存在一定缺陷,无法达到要约收购的预期目标,但却是对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首次检验,有利于我们及时对法律法规进行改善,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史博 《北方经贸》2001,(2):88-89
要约是合同订立过程的第一环节,作为发出要约的要约人应清楚了解与之有关的法律规范。一方面,正确指导要约的发出;另一方面,掌握挽回要约的合理方法,使自己的利益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要约(offer)与承诺(acceptance)是合同缔结的两个必须环节。“要约系以订立契约为目的之须受领的意思表示,其内容须确定或可得确定,得因相对人的承诺而使契约成立”。而承诺是受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做出的同意要约以成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且内容须与要约一致。时间和内容上的要求是影响要约与承诺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判定合同的成立与否的关键。对要约与承诺在时间与内容上的这种复杂关系,本文试图借助二维坐标的形式进行简明表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DI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较,EDI有其显著的特点;要约与承诺也是在排除了当事人人为因素下自动进行的.因此,在EDI交易中的要约与承诺体现了自身的特点.以下笔者就EDI交易中的要约与承诺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强制要约收购并不能为目标公司流通股股东提供实质性的利益保护.本文提出基于分类要约收购价格的非流通股可流通化的转换机制,意在提高收购人控制权共享收益,从而实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