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河蟹养殖规格逐年扩大.养殖效益总体趋势必然下降;鮊鱼养殖在许多地方也相继开展,随着养殖面积、产量的扩大.市场价格也将逐渐下降。根据河蟹和鮊鱼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均需要较好养殖水质条件,实施两者放在同一池塘中养殖并不矛盾;河蟹爬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无公害河蟹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我县从2001年开始探索池塘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现已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高效河蟹养殖技术,亩产无公害河蟹(规格150克以上)58公斤,亩均经济效益3126.6元,投入产出比1:2.9,现将该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由于受渔业水域资源、幼蟹品质及病害严重发生等制约因素影响,养殖效益逐年下降,养殖户获利很少,大部分出现亏损的局面。为此,芜湖县青虾养殖协会为提升青虾养殖产业水平,促进青虾和河蟹等名优水产品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2005年2月在陶辛镇芦中河蟹养殖专业村选择了养蟹池2口,面积分别为6.5和14.2亩,开展了虾蟹鳜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取得了亩均净利1534.20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县河蟹养殖面积达5.8万亩,占特种水产养殖面积的85%.其中池塘精养面积3.2万亩,是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县水产生产的重头戏。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无公害河蟹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我县从2001年开始探索池塘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现已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高效河蟹养殖技术。亩产无公害河蟹(规格150g以上)58kg,亩均经济效益3126.6元,投入产出比1:2.9。现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2—2003年笔者围绕生态养殖大规格商品河蟹和提高河蟹品质进行了大量摸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g以上河蟹达40%以上,年亩效益均在5000元以上.现将其生态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2010年阜宁县水产站在罗桥镇推广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成效,该模式以河蟹为主.可根据池塘水质状况及池塘原初生产力,结合青虾、花鲢、鳜鱼等养殖品种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合理进行养殖品种的搭配.采取种草投螺蛳、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等方法,配套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达到生态、优质、高效的有机统一。利用该技术河蟹亩产可达40公斤以上,鱼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亩效益可达到300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墉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黄条鱼种1400尾、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的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毛状物.此时.河蟹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呼吸困难、骜足不夹人,甚至不能脱壳,最终死亡。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河蟹“长毛”.主要是河蟹患病所致。河蟹患哪些疾病会出现“长毛”现象呢?“长毛”后又该如何防治呢?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河蟹价格逐年下跌,养殖河蟹利润空间逐步缩小,以致于河蟹育苗场及养殖户出现连年亏损现象。为了探索河蟹养殖价格下跌、养殖户出现亏损的原因,促进河蟹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为农户增收增效作贡献,笔者对我市的河蟹养殖作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河蟹养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塘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  相似文献   

11.
河蟹抖抖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一旦发生抖抖病是无药可治,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据我县近几年来一批养殖大户的多年摸索和实践证明,河蟹养殖期间发生的抖抖病不再担忧了.近年河蟹亩产可达125公斤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该养殖大户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提供养蟹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天然水域——河道养殖河蟹,因河道水流通畅,溶氧丰富.水质清新,养成的河蟹个体大,成色好,品质优,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且在河道中养殖河蟹不需另投饵料,只要加强平时的看护,劳动力投入少,一般投入产出比可达1:8,比较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河道养殖河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河蟹价格波动较大,单一养蟹风险较大,为提高养蟹效益,2012年2月起,我们在宿城区中扬镇恒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了河蟹池套养泥鳅的高效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兴化市养殖户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河蟹养殖,形成了以河蟹养殖为特色的提水养殖业,成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市)"。兴化市合陈镇邓桥村河蟹养殖户沈风斌于开挖27亩提水田进行河蟹养殖,2015年亩产河蟹128kg,亩效益达到10589元。一、建设标准养殖池塘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宝应湖农场拥有无公害养殖基地称号,2010年河蟹养殖面积达1万余亩。多年来,受河蟹养殖模式、养殖技术措施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河蟹的规格和品质有所下降,已影响到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池塘河蟹品质,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2010年我场承担了河蟹生态健康技术推广项目,一养殖户在科技指导员的指导下,20亩池塘进行河蟹、泥鳅、鱼种多品种混养,获产值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江苏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进一步组织推广科学养殖模式.狠抓出口河蟹的质量安全管理.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大力气推动河蟹外销。为了开拓国内外市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05年往北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了江苏优质大闸蟹推介活动.河蟹主产区市县也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河蟹的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因河蟹单一品种的养殖导致河蟹品位差,增产不增收。2003年我们探索了网围河蟹、甲鱼生态混养技术,提高了产量并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河蟹苗种的采购包括选种、捕捞、运输、投苗等几个环节,规范的采购过程在整个河蟹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个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失误,都会对河蟹养殖带来很大影响,关系到河蟹养殖的成活率、上市规格、回捕率以及品质产量、经济效益,也是河蟹养殖成功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养殖池塘每年都会有青苔生长,怎样防治会比较彻底呢?众所周知,河蟹养殖池塘单一藻类的过分生长会给河蟹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尤其以丝状藻类青苔危害比较严重,河蟹养殖池塘中青苔的防治技术应用是否得当,对河蟹成活率、规格、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渔谚“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秋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最佳时机,然而也是各类致病因子大量滋生,导致河蟹养殖发病的高峰期。近期由于持续高温且雨水较少,我区蟹病发生严重,症状特殊,根据我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防治中心监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