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做好工业普查工作,福建省于一九八五年上半年在南平市进行了试点工作。现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木材采运企业的基层填报单位和木材产值计算问题,作如下议论。一、木材采运企业的基层填报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 当前,美国采运作业多数为机械作业,其经济活动分析也着重于机械经济规律分析和生产成本的计算。采运机械生产成本一般由固定费、运用费租劳动工资等项构成。  相似文献   

3.
发展林业,大力培育人工林,已开始引起国家及林业部门的重视,现在已出现了造林百万亩以上人工林的林业局。但在营林生产成本核算方面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没有解决,也缺少一套科学的会计核算办法,为此,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1、林业局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的营林生产同森工生产、木材加工生产一样都是商品生产,立木、木材等则都是林业局的基础产品。因此,营林同采运、加工等生产业务  相似文献   

4.
采运生产力水平与科技发展及应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外森林采运生产技术的对比 ,了解我国生产技术指标现状及差距所在 ,分析科技进步与采运生产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 ,阐述我国采运技术落后的关键所在 ,针对今后如何发展我国采运科技 ,提高采运生产技术指标提出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一、木材采运成本核算的特点木材采运生产是对成熟林或过熟林进行采伐,并将木材运出伐区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伐区生产、运材和贮木场作业三个阶段。只有研究和掌握木材采运成本核算的特点,才能正确组织木材采运成本核算。木材采运成本核算的特点是由木材采运生产特点所决定的。与其它生产部门比较,木材采运的生产特点以及由此反映在成本核算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木材采运成本缺少原料费,虽然经过改革将林价(或育林费)计入了木材成本,但远远低于维持木材简单再生产所需的补偿费。2.自然条件的差别影响木材产品成本的高低。3.木材…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组织修订的《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制度》、《国有林场和苗圃会计制度》已于1994年11月23日正式颁发。新的国有林场和苗圃财会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林场和苗圃的生产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充分反映了国有林场和苗圃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具的特征。南方林区森工采育林场的前身是木材公司下属的木材采购经营站(所)。其主业是与当地社、队签订收购或立木合同,收购和组织采运集体的木材,再根据国家下达的指令计划进行调拨和销售。经营站(所)自身并没有一点国有林地,更谈不上拥有森林资源了。七十年代开始,遵照“以营林为基础,造…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和“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已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竣工,现已进入间伐期。但成林后的管护、采运成本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未作出规定。本文根据这几年的实践和有关规定,对世行贷款造林的后期管护、采运成本核算提出一些设想。一、后期管护、采运成本核算的意义1.后期管护、采运成本核算是营林成本核算的继续,是整个林业成本核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营林成本核算加上后期管护成本、采运成本核算,能将造林的最后产成品成本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也能准确地反映出经济效益。2.浙江省世界银…  相似文献   

8.
木材采运工业企业具有区别于其它工业企业的一些特点。我国的木材采运工业企业同世界一些国家相比,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我国木材采运工业企业的特点,是企业和上级主管单位乃至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决定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建国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9.
<正> 采运鱼种一般宜在深秋、初冬或早春。 每当深秋、初冬或早春季节,水温一般在8℃—10℃,鱼种摄食量少,游动比较缓慢,消耗能量和氧气相对减少,鱼体肌肉、鳞片紧凑,因而是运输的最好季节。隆冬季节,水温太低,鱼种运输时往往造成鳞片裂开,体表充血,造成来春发病,故不宜采运。每年的清明节以  相似文献   

10.
江山市从2007年着手研究林区道路建设问题,2008年开始在省內率先启动"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5年来,经过市、乡镇(街道)、村的齐心合力,建成林道410多条,总长1100多公里,占工程计划的110%。其中,完成主干道700多公里,辅助道400公里。建设林道总投资6365万元,受益山场面积约88万亩,每年可直接或间接为林农增加收入2970万元左右。在实施"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中,江山市遵循"简便、实用、安全"的原则,坚持为林农建造放心、贴心、省心的"三心"林区道路。坚持"一路一案",建造林区放心路。通过深入调研,林业部门科学编制了《江山市千里富民林道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实行植树造林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可以继承,可以折价转让;开放木材市场,实行议购议销等政策以来,林业生产不断得到发展。但是立木价格如何计量,却是林业生产建设能否大踏步前进的关键问题。立木价格水平是关系到考核营林事业经济效益,关系到营林与森工、产供销、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已成为改革林业经济管理体制,发展林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给实行林价制度,改革林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营林和采运核算“两张皮”的局限从五十年代起,营林采运一直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森工采伐照搬矿产采掘工业核算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制;营林则按事业管理,实际预算报帐制。从采种、育苗、造林、抚育,保护现采伐、运输、调拔销售,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林木培育生产过程,因而被人为地划分为森林培育和木材生产两大互不相干的部分,甚至在一个企业内,执行两套核算制。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些省(区、市)木材购销单位(或个人)来电来函反映,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采运企业购入的木材,有些地方以无法出示缴纳育林基金的原始凭证为由,要求补缴育林基金.经研究,现对从国有采运企业、国有林场购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于1995年开始采用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的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动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是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所得税、其他税收、净利润等。如果单纯用实现利税或上交利税多少来衡量企业贡献的大小,对一般工业企业是可以的,但对林业企业则不完全适用,特别更不适用于采运企业。因为林业采运企业除厂经济效益外,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生…  相似文献   

15.
推广和合理利用新技术是提高木材采运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确定和分析新技术实际效益的科学方法具有特殊意义。评定新技术经济效益的现行办法,是根据机械设计和样机投入批量生产的阶段来计算效益的,即主要以计算(设计)指标为原始资料。这是因为,这些阶段中没有经过检验  相似文献   

16.
立木资产三种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立木资产三种评估方法,即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的分析,认为三种评估方法的计算值在理论上应该是相等的,并将三种方法统一于一个公式之中,指出此式建立了收获调整理论和评估理论之间的联系,并表明了立木资产评估的关键在于成本费用的计算、收获预测和地利预测。同时还分析了实践中三种方法的测算值差距很大的原因及三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和"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已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竣工,现已进入间伐期.但成林后的管护、采运成本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未作出规定.本文根据这几年的实践和有关规定,对世行贷款造林的后期管护、采运成本核算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正> 林价是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立木商品的价格,一般包括培育森林的成本、级差地租和利润三部分。世界林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瑞典、芬兰、苏联、东欧等国,林价通常占木材销售价格的50—70%,并在木材价格比重中普遍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商业企业还本销售方式计算方法刍议张端明前几年,某些商业企业为了扩大商品销售,推出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还本销售"。即企业在出售商品时作出承诺,数年后(一般4至5年)将全部货款仍归还顾客。这种促销方式在我国是新事物,会计如何核算值得探讨。笔者认为,采...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三十多年的实践,在经营利用森林上,不是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就是越采越少、越采越了。两者之间无调和之余地。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100多个采运企业,大部分已处于越采越少、越少越采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何使之变为良性循环,已是当前从林业发展战略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