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金融自由化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分享金融资源国内外流动带来的利益,但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会使实施国承担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冲击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导致该国经济严重衰退,甚至引发政治危机.我国已经走上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道路,但当前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仍存在法制、利率、资本流动、汇率和监管等方面的障碍.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包括抓好法制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合理升值人民币、强化金融监管等,逐渐清除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种种障碍,推进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2.
金融自由化是一个国家经济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经历的过程.俄罗斯与中国都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可以改善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使利率准确反应资金供求,汇率准确反应外汇供求,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金融自由化也会加剧金融脆弱性,可能会导致危机引起经济衰退.因此,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经验,平衡金融自由化的两面性,将其运用于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基金迅速累积,保险资金的运用问题日显重要。而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偏低,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我国保险业必须不断改善保险资金的运用,选择合适的资产管理模式,运用资产负偾管理。加强投资风险的防范以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风险管理的工具已逐渐被金融机构认可并运用.当前我国保险公司投资主要面临利率风险、权益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所以保险公司应适当地使用金融衍生品来对冲这些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保险公司对金融衍生品的运用相对较少,从而提出一些运...  相似文献   

5.
美国保险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历史和现状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利率、汇率、通胀率波动风险是保险业面临的主要系统风险.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已经证明,必须要有效利用保险机构在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中的规模优势,充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高效、灵活的特点,合理构造各种投资组合,并为特定的个性化负债产品对冲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产品结构像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的一样,正从传统储蓄型、保障型产品为主,向保障型、投资型产品为主转变.我国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应该积极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加强产品创新,加强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保险资金管理体制不顺,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不高,更成为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可以采取设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辟信托投资业务等金融创新措施,但要防范风险;保险中介制度急待完善;银行保险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存在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保险公司混业经营已成大势所趋势;设立社会保障税,尽快完善以企业年金为主的社保体制;从保险管理体制上治理保险诚信问题;改革税收制度,让中资保险企业享受外资保险企业同等税收待遇等。  相似文献   

7.
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现代保险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在中国金融业尚未完全实现混业经营的情况下,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然而随着中国金融保险业逐步对外资开放,我国保险业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而外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范围却要广泛得多.因此提高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是提升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升级,尤其是在存贷款利率的放开后,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的市场化,是充分发挥利率作用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其他各种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为使改革顺利进行,减轻负面影响,研究和探讨利率市场化防范和管理风险的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阐述了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利率风险,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产品有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作用,企业可以用来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投资风险。但就我国企业的应用实践来看,不但没有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反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亏损。因此,需要大力培养金融衍生产品使用人才,明确金融衍生产品应用目的,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