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     
《黑龙江金融》2014,(1):77-77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思想。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络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渠道、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试图以理性的态度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试图以理性的态度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其被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既来自于市场中未被满足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来自于互联网思想和IT技术进步对金融供给形式的冲击,进而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创造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人人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带来难题,怎么监管,谁来监管,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众筹、比特币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是什么?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其核心仍离不开金融的本质,是为商业提供跨时间、跨空间的资金融通服务的。只有从金融的本质出发,在创新技术和模式的同时,做好防范和规避技术和模式带来的风险,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当今是互联时代发展的浪潮,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并正在悄然改变和重塑现有金融体系和服务。本文通过对当今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很多人说金融企业走向互联网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领域是互联网金融。以上说法听起来像是绕口令,不妨先来看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传统金融因财聚人,互联网金融因人聚财;传统金融以机构为中心,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传统金融以牌照、资金为主,互联网金融以技术和数据为主;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信息对称……按照这个逻辑,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金融产业逐渐踏上了一条以网络化为标志的创新型道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村民的金融思想相对封闭,金融理财习惯尚未形成,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农村社会最为重要的议题。本文在剖析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影响,以期健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培养村民科学的金融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6):3-4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业当中,互联网金融在此背景下也逐渐应运而生,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平台上,可以实现金融受众自由、平等的业务交易,进一步凸显了互联网金融的惠普性。本文以我国当前惠普金融的发展为研究视角,客观阐述惠普金融的思想内涵,服务对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惠普金融的发展提出科学的发展策略,以此更好的推动动我国金融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戴东红 《时代金融》2014,(6):31-32,37
从行为主体和参与形式的角度区分界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对于理解围绕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争论及处理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论文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在衍生背景、现实定位、资源配置特点、创新内容及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剖析了二者各自具有的竞争优势;在揭示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是竞合与共生的商业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二者相互合作、共生共赢的举措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本文从居民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行为心理出发,用行为金融学的心理账户和从众行为分析居民的投资行为,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并就其安全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6,(24)
二十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一场巨大变革。在为金融投资者谋求高额收益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给金融审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审计的挑战,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审计的具体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审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在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服务内容、功能、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多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冲击。然而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监管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并不能取代传统金融的核心地位。因此,传统金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发展,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与美国迥异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范式。中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抑制政策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有鲜明的"普惠性"的特征。本文从互联网的内涵发展轨迹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的具体特征,最终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已经生活在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渗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作为研究核心,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程度,更好的利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帮助和便捷。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本文从居民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行为心理出发,用行为金融学的心理账户和从众行为分析居民的投资行为,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并就其安全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劲儿  郑莹 《福建金融》2014,(10):40-42
互联网金融正以其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留存的海量数据,使金融变得更加普惠化、民主化,对传统银行业的服务模式造成一定冲击。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主要优势和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兴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实践案例,阐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云计算、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模式和新业务,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一些业务的不足,但同时由于缺乏监管,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多家P2P平台的倒闭,余额宝、现金支付宝、微信理财红包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该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如何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浅析,期望大家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的必然结果,也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