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内蒙古工作》2001,(2):19-19
当前.在农村信访问题中,集中反映的是村级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发生的干群矛盾。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区信访部门受理的90%以上的农村群众集体访涉及到干群矛盾问题,每百批集体访就有10批是主要反映干部问题的。这类矛盾一般主体范围大,影响面广。后果严重,极易引发群众越级上访。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工作》2002,(4):37-37
今年以来,我区群众信访活动较为频繁,呈现以下最新特征:一是全区的信访总量仍呈增长的趋势。1—3月份,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上升了11.4%。二是信访重心持续大幅上移,越级集体上访呈数倍增长。1—3月份,自治区级信访总量同比增长85.0%,其中,集体访批次、人次的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40.0%和259.7%,与此同时,我区群众赴京上访数量也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3.
“信访代理制”是街道和社区的信访代理员积极承揽群众的信访问题,代表上访者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沟通协调,有效促成上访事项妥善解决的一项制度。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开发步伐的加快和商贸商务业的快速发展,拆迁纠纷、建设纠纷、商住纠纷日益增多,辖区信访量直线上升。由于这些信访件覆盖面广、牵涉部门多、历史原因复杂,处访工作难度较大,绝大部分信访件的处访权限超出了街道职权范围,加上基层群众的信访能力有限、少数职能部门对基层信访不重视甚至推诿扯皮等因素,传统的信访处访方式已经很难承担起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为此,我们街道从2004年开始,在试行信访代理制、增强街道化解辖区矛盾的能力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东北之窗》2011,(17):38-38
日前,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调研途中接待上访群众时说,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三访”活动很好、很及时,接待了不少群众,促进了信访问题的解决。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全省开展“三访”活动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亲自接访,亲自包案、办案,办群众的事,  相似文献   

5.
屈群苹 《黑河学刊》2013,(10):70-72
展与稳定问题是基层政权最大的政治,面对"零上访"、信访"一票否决"等考核压力,基层政府每年在"接访"和"消访"上,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随着故意缠访、重复访等上访专业户的出现,基层信访工作更加严峻。要解决基层信访困境,不仅需要合理界定信访界限,完善利益诉求机制,健全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构建信访代理制度,而且需要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基层干部素养。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但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和社会都非常关注该制度,文章着重探讨当今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信访制度改革的内容,最后表明信访制度改革应该坚持走法治化道路,强调信访的民意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市纪委、市监察局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新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越级访、集体访、群体访有增加趋势,联名信访、匿名信访情况较为普遍,重复上访、多头上访较为突出,异常信访、突击信访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日益关心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信访问题就成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今年前7个月,共受理群众上访173件(次),同比下降了57.3%。越级上访24件(次),同比下降了70%。正因为桥东区努力探索建立“三招六式”的信访处理机制,才有效地解决了信访难、申诉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指公民在面临公权运行失范时,通过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地向信访机构反映情况并寻求利益维护的制度安排。信访为人民群众实现权利救济提供了一种渠道,却也因践行层面上的歪曲运作而饱受质疑。这种歪曲运作以"上访—截访"的不良模式为表征,深层矛盾在于传统文化基因之于现代治理体系亟需调试,探寻信访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助于提出推进信访制度现代转型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0.
信访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工作,一方面要打破官僚主义的阻碍,不能对正常的上访群众搞拦、堵、卡、截,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又需要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尽量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  相似文献   

11.
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深化“三项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并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区县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下访12次以上,及时化解本地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行政信访问题是利益格局大调整过程中冲突与矛盾的一种具体反映,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参政议政、进行权利救济.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各种矛盾也相继凸显出来,导致越级访、集体访、暴力访现象的增多,并引发了"信访高峰",对我国的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聊城市信访工作的特点,针对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法律法规、普及法律知识等措施,有效地缓解行政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减少行政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下,信访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比如,信访主体扩大、信访总量多、重信访比重大、缠访难于解决和择机上访的民生问题等,都需进一步研究解决。面对新形势,提高对信访工作的新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用深化改革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只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人共享改革成果,上访自然会减少,工作自然会解决。我在基层的近30年的实践,凡是这样抓改革,就能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生态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  相似文献   

14.
刘日 《乡镇经济》2014,(1):61-63,74
“三审一听”息访制,指因非涉诉事项到政府信访部门上访,“三级审理”程序走完后,上访人仍不服的;因涉诉案件到法院、检察院上访,对法院一、二审判决不服,对申诉案件处理结果仍不服的(三次审理),发挥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能,人大可牵头进行听证,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有错必纠,无错劝上访人息访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石油企业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信访工作中应树立的几种意识,提出了信访工作的创新策略。要创新接待制度,完善重要信访处理机制,完善群体及异常上访处理机制,完善信访质保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涉诉信访形势严峻,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现实难题.现行的解决机制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与缺陷.为摆脱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应当加强法院与党委、人大、政府的联动处访,将涉诉信访统一纳入司法轨道,合力维护司法权威,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堵塞无理缠访.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起源于1951年。信访,从本意上看,包括写信和走访两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写信的形式有写书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甚至视频对话:走访也有了群众上访和领导下访等多种形式。信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与信访机构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20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  相似文献   

18.
张兴照 《发展》2010,(8):1-1
近年来,全省信访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信访问题的解决,一手抓信访秩序的维护,信访总量、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上访等指标明显下降,群众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在解决问题上,一是建立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接待、领导包案、领导下访等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9.
贾忠慧 《发展》2011,(7):41-41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类信访问题呈上升趋势。如何妥善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愈显突出(特别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其中很大一部分矛盾是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大局的稳定。因此,信访无小事,必须切实把信访工作提高到讲政治、事关稳定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解决农民上访必须正确把握五种关系: 一、做思想工作与依法信访的关系。对待群众上访,要有正确认识,主观上不能怕群众上访,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是正常的。针对问题,对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