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伟福 《中国就业》2012,(10):34-35
7月17日,国务院举行全国创业就业工作表彰大会,金华市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该市自2009年初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以来,坚持构筑"三大保障"、打造"三个平台"、实现"三大突破"为基本思路,积极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帮扶新模式,充分发挥创业带给就业的倍增效应,全力提升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取得了积羽沉舟之效。  相似文献   

2.
2009年,荆州市被确定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全市按照“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开展工作,从提升创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入手,精心为城乡劳动者创业打造平台,推动全市创业带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协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荆州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3,(5):34-35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坚持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自2009年起,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全民创业发展战略,同年被人社部确定为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四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创业型城市确定的"五大体系"63项硬指标,从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严格督查考核等五方面入手,为创业就业人员撑起了一片天空,推动了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7月17日,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晋城市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也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2009年,吉林省辽源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一年来,该市把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落实小额贷款扶持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全面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宣传引导、园区建设推动、政策扶持鼓励、优质服务支持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辽源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区位优势独特,是吉辽两省的重要节点;辽源历史文化悠久,塑造和积淀了辽源独特的关东黑土地文化。辽源又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2009年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首批82个创建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环  宋军 《中国就业》2013,(3):34-35
淮北市结合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构建创业保障机制,搭建全民创业平台,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年创业培训9242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1837人,创业带动就业5695人;去年7月,淮北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北市是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自2009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以来,坚持把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城市转型的战略举措,以弘扬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以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主线,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全国先进、全省前列”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8.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增长点。自2003年佳木斯市提出开展全民创业行动以来,始终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有效手段,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一以贯之地狠抓落实.特别是去年,我市被确定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呈现了全民创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以来,辽源市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全市“23456”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实施《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努力巩固发展辽源大就业工作格局;同时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以牵住两个“牛鼻子”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和全面实施投资项目带动就业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全市创业就业工作,为服务辽源市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历史名城荆州——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上,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全国创建国家创业型试点城市。荆州人自古就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新浪潮正在荆州悄然掀起。 两年来,荆州市以“创新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思路,有效地推进全民创业活动,走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荆州模式”。现在的荆州已是人才集聚的魅力之都,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自主创业”,这一“荆州模式”为湖北省创业促就业工作积累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创业是财富之源,就业之基。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用统筹的办法,统筹规划、政策、机制,弘扬创业精神,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业环境,支撑起创业平台,通过创业带动了就业。去年初至今年4月底,全市新增民营企业500家,达到1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4000户,达到1.3万户;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达到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00人。荣获省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县市、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县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13,(6):38-39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几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弘扬"全民创业、创新创业"的城市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很大。推动全民创业,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既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富民强市的根本出路。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武汉为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失时机作出了全民创业的战略决策,明确了建设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目标。两年来,全市上下高举全民创业旗帜,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孙波  王波 《中国就业》2011,(10):36-37
威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创业工作。近年来,该市又把“创新创业”作为威海精神的重要内涵来弘扬。2009年2月,威海市被人社部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市后,该市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完善服务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城市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优化服务功能,打造服务环境,在创业服务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引言: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以来,城西区以贯彻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为抓手,以西宁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结合区情实际,不断探索创业服务的新途径,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硬件建设现代化、宣传报道多样化、培训对象全民化、服务团队专业化、师资培养知识化、项目征集社会化、培训模式特色化、创业指导个性化、后续服务常态化"的"九化"创业服务模式。利用"九化"服务机制,以创新驱动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局面,不断开拓就业新市场,截至目前,创业培训1125人,扶持创业300人,创业带动就业1500人。  相似文献   

16.
明旭 《中国就业》2011,(12):6-8
在张德江副总理就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全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会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不久的背景下,11月17日,2011中国泰山创业论坛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论坛以"献计献策,共议创业大计;群策群力,促进充分就业"为主题,旨在营造"政府扶持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围绕六个...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湖南省株洲市紧密结合其老工业城市的实际,以“鼓励全民创业、打造创业之城”为核心目标,大力实施一系列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努力开辟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局面,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把这项工作提到方针的战略高度。创业带动就业既是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主要增长点,更是未来就业工作的方向。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4月27日,我省举办中国·山东创业带动就业高层论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清华大学、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和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聚集济南,共话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义及机制、环境、途径问题,令人耳目一新。现将专家的观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3,(7):34-35
自2010年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以来,丽水市始终秉持抓创业就是促发展、抓创业就是优结构、抓创业就是保民生的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至2012年底,该市市区共新增私营企业639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7476户,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0.3%;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3.24,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38.5%;组织创业培训34426人,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张惟 《中国就业》2012,(7):34-3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部署,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把全民创业作为就业工作之重紧抓不放,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开辟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天地。各地试点城市在创建工作中的经验亮点层出不穷,本文将绵阳、兰州、银川、杭州四市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中的一些积极的探索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汇编。挂一漏万,仅希望以这种盘点的形式,助推各地将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