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必须保持和发展商品生产?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按劳分配”决定的,而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无关。我觉得这种论断不够妥当。过去,在我国的农业社中,也实行按劳分配,但每个社员从本社所得到的粮食、蔬菜、柴草等劳动产品,并不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形式,而是通过直接的实物分配。这里,按劳分配并没有决定农业社内部商品交换关系的必然产生。由于农业社是自己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统一的所有者,便可直接支配和分配自己的一切产品。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所有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从公社化后的情况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公社化后,在—个公社范围内,原有各农业社之间、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社之间的互通有无,不必再像公社化以前那样,通过商品交换关系了,而是可以由公社统一调拨调剂了。这也是由于所有制变化的结果。随着许多个农业社转变为一个公社,原有的生产资料的几个所有者也转变为一个所  相似文献   

2.
苏铁华 《经济论坛》1997,(15):37-38
大字村的集体经济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在河北省最北部燕山的深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北15公里处有一个偏僻山村———大字村。这个村共有558户人家,1919口人,散居在5公里多长的沟沟岔岔里,全村人均耕地仅1.7亩。这里,山多耕地少,资源匮乏,与世隔绝...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1958年8月29日党的北戴河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若干地方普遍发展起来,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个发展人民公社的高潮,且有不可阻挡之势。”现实的发展果然如此,到11月初,即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公布两个月之后,全国广大农村除西藏等个别地区以外便全部公社化了。全国农村共建成了人民公社二万六千五百七十八个(经过调整合并后,现在全国共有二万四千多个人民公社),人社农户达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农户99%以上。运动来势之猛,发展之快,群众情绪之高远远超过了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相似文献   

4.
平定县里社村共有970户,3700口人,耕种着2589亩土地。1988年工业产值为1372.8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30万元的96%。实现利税173.5万元。村办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1988年全村粮食总产98.5万公斤,亩产390公斤,使这个人均只有7分口粮地的村,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粮的基础上,向国家售粮10.8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3倍。  相似文献   

5.
一 龙庄,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经营思想下,全村410户农民,一直在2700亩鱼鳞似的山坡地上种植农田。多少年来,贫穷就象影子一样,死死地缠着1745口龙庄人。多年的拮据生活,使干部群众悟出了一个道理:靠人均一亩多地难活,不搞工副业难富。根据这个道理,龙庄村农民于三中全会后的第二年,恢复了原有的石料厂,使这个奄奄一息的唯一的村办企业恢复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的组织形式由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公社化,风风雨雨,风经变化,但是边远山区父老乡亲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却几乎是沿袭世代祖宗流传下来的那一套,包括落后意思和刻板作法。  相似文献   

7.
清河县油坊办事处柳林村座落在卫运河畔,全村共有160户,684人。1988年前,柳林村是一个贫困落后村,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它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共富强村之路。如今市场繁荣,村民生活富裕,真让人羡慕。目前,该村经济活跃,家家做生意,户户经商办企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3700元以上,最富裕的户年收入达到35万元。最落后的户年收入也在3万元左右。每户有彩电、摩托车,还有9户购买了中高档轿车;就在这短短十余年间,柳林村何以走出了共同富裕之路?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1988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  相似文献   

8.
十月社位于湖北浠水县城郊,以水稻生产为主。全社共345戶,1,461人,男女劳动力636个,水田1,548.2亩,旱地341.6亩。1953年由12戶組成初級合作社,1955年冬轉为高級社。十月社历年生产情况較好,一向是县委的重点社,特別是在高級合作化后,为以农業为主的全面發展多种經济的增产运动开辟了  相似文献   

9.
《经济前沿》2005,(1):i027-i028
丹竹头是一个历史悠久、政通人和,并有着古老风土民俗的田园村庄。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928人,常住户数352户,暂住、流动人员20000人。该村始于明末清初时期,在历史的车轮下,它跨过了近360个春秋。自懈放后命名为丹竹头生产队,隶属宝安县布吉镇沙田大队管辖;于1991年8月正式成立行政村(丹竹头村民委员会)。丹竹头村从昔日的自然村发展成现在的行政村,  相似文献   

10.
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河北省安平县是革命老区 ,河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县委都在这里诞生。 195 5年 ,毛主席把该县南王庄村三户贫农联合办社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 ,安平县创造了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的佳绩 ,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 ,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丝网之乡” ;以丝网、生猪为主导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 (以下简称非公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目前 ,全县非公有制企业 (以下简称非公企业 )达 17万家 ,其中外资企业 4 8家 ,股份合作企业 2 4 39家 ,从业人员 11万人 ,…  相似文献   

11.
到过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乡许各庄村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里经济发展,家家生活富足,人人安居乐业,确实是一个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好村庄。许各庄全村456户,1644人,1186亩耕地,54名党员,45名团员,村不大,地不多,但他们却创造了一些大村所不及的生产价值。在党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太安村地处黄河岸畔。以种植业为主是该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全村530户,2161口人,耕地面积2962亩,滩涂面积2000多亩,其中粮田面积2500亩,棉田面积2400亩。十年改革,该村一年一个新变化,一步一个新台阶,在粮棉生产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9年该村粮食总产达到230万斤,比1978年增长了2.3倍,棉花总产60万斤,比1978年增长了6倍;人均年收  相似文献   

13.
麻江县宣威镇比户村坚持封山育林十余年,现有森林1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3.2%,户均森林60亩。由于森林恢复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农牧业生产。 1966年,全镇集中劳力在比户村修蓄水量80余万立方米的水库,每天上工3000多人,民工生活燃料和工程用材由该村供给,森林资源大量消耗,加上其它原因,茂盛的森林变成了残次林地。1972年大旱,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失去了生态协调作用,全村8口泉水干了7口,全村600亩稻田大部分被  相似文献   

14.
平定县里社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穷村,3700多口人,守着人均不足8分的耕地,每年都要吃国家返销粮20多万斤,外欠债务高达30万元。1978年时,全村经济总收入仅104万元,人均纯收入144元。经过十年发展,全村共办起11个企业,百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就有5个。1988年全村总收入达  相似文献   

15.
一土地改革以来田家府村的经济发展概况田家府村在通县城南约5公里,全村现有301户,1,602人,农业人口1,297人,外出305人。在农业人口中,共有劳动力483个,其中男劳动力189个,女劳动力294个。全村共有耕地4,362.7亩,耕畜65头(其中马3,骡11,驴29,牛22),砖井22眼,水车21架,大车37辆,犂杖90多架(其中双轮双铧犂1,七吋步犂27,其余是旧式犂),喷雾器31架。田家府村的土质宜于种棉,是一个产棉区,目前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初,常熟部分农户自发组成了“农业互助组”,随后,在农业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当地第一个信用合作组织,即“信用互助组”,并逐步在各个乡镇推广。信用互助组将筹得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大梨树村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西南10公里,距沈丹高速公路凤城出口5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22个村民组,1500户,4800口人. 过去这里是一个贫困山村,土地贫瘠,山岭光秃,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集体经济一无所有.改革开放引领大梨树村快速发展,干字精神铸就大梨树人创业辉煌.30多年来,老书记、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带领村民治理荒山,整修水利,兴办集体企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态新村,创造了生态文明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18.
1979年,这里只是一个纯农村建制的农业生产队,居住着40多户人家,过着清贫的山村生活。深圳市经济特区成立以后,建立了莲塘经济合作社,当时,市政府将莲塘规划为轻工业区,村里把获得的征地款主要用来兴建厂房,每年靠租金收入给社员分红。为适应当时经济体制的变化,1990年莲塘经济合作社,成立了莲通实业公司,并逐步实现了农村城市化的改造。这时,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城市,乡村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9.
地处深圳东部的龙岗区,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越,享有“深圳明珠”和“东方小夏威夷”之称。改革开放给这里的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龙岗由一个偏僻的山村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城区。建区以来,龙岗区精神文明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材城市化”这个目标,致力提  相似文献   

20.
冯春亭  李新月 《经济师》2004,(6):292-292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36公里处,临31 1国道,面积1 0 0 0多平方公里,人口60万,农户1 4万户,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是闻名全国的花卉之乡。作为当地的金融主力军———鄢陵县农村信用社,近几年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和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不仅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户,而且有多重的社会效应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达到了“社农”双赢的效果。至2 0 0 3年底,与信用社有借贷关系的农户达1 1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1 4万户的80 %。2 0 0 0年以来,该县农信社累计投放支农贷款2 0多亿元,占各项贷款投放量的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