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当暴利横行,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反暴利措施之际,1994年8月杭州金龙商厦顺时应势率先在商界实行自我革命,举起了反暴利的大旗,打出了“十点利”销售的招牌。所谓“十点利”,就是所有商品的经销差价一律控制在10%的毛利以内,在“十点利”的前提下,确定各种商品的销售价。金龙商厦将美容品、洗涤用品、儿童玩具、搪铝制品、玻璃瓷器、民用五金、鞋类等上千种商品的标价,均以进货部门的含税发票价(或批发价)为基础价,直接在商品标价签上注明,接受消费者、厂商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有家金龙商厦,今夏推出“十点利”(即商品零售价与进货价之差为十个百分点)销售法,此招一面世,便顾客盈门,月月盈利。据称商厦8月-10月间57天的销售总额为“十点利”前6个半月的1.417倍,创出杭城销售额增长幅度的新纪录,被称为风摩华东的“金龙现象”。  相似文献   

3.
“十点利”让消费者喜出望外;“仓储式销售”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要买商品,你自己定价”又让消费者真正当上了上帝……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4.
张杨路商气正旺东方路客流增多“新世纪”效应辐射两条商业街岑毅“忽闻一夜春风雨,千树万树梨花开”。前不久,作为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零售商业──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新世纪商厦的开业,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极旺的人气和商气,而且带动了张杨路商业街各家商厦的销售...  相似文献   

5.
以低价为显著特征的“十点利”、“八点利”商场、“仓储式销售”商店、“自己定价”商店在南方沿海首开先河不久,一时间,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开办了平价商场,形成了一股不断高涨的“平价”热潮。 平价市场在我国的出现决非偶然。近年来,物价涨幅居高不下,使广大工薪阶层颇感囊中羞涩,精明的商人看准时机,把经营对象瞄准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者,重新操起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6.
“金不换”为何驰名大上海江元志,蔡光辉去年入冬以来.在上海市百一店、华联商厦、精品商厦、时装公司的“四大”商场的皮装销售中.“金不换”的日均销售量达二百件.日均销售额达二十万元,一直处在领先地位.这已是“金不换”保待三年畅销的纪录了。在去年皮衣市场疲...  相似文献   

7.
销售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销售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产品铺到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见得到;二是如何把产品“铺进”消费者的心中,让消费者乐得买。厂家一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此种渠道层级可谓传统销售渠道中的经典模式。然而,这样的销售网络却存在着先天不足,在许多产品可实现高利润、价格体系不透明、市场缺少规则的情况下,销售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8.
商厦姓“商”又属文─—访上海国际商厦蔡之义海宁路、四川北路口,一座通体用兰色玻璃砖作外装饰的大厦,鹤立鸡群般地矗立在四周低矮、陈l日的商业群中,这就是1994年9月28日开业的上海国际商厦。商厦前的广场上,三根白色的旗杆拔地而起、巍然屹立。每天上午九...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一些城市刮起了一股“摊进厅”、“农改超”等露天市场进厅、进商厦的风潮,更有甚者,有的城市要在几年内让露天市场全部退出历史舞台。露天市场进厅应当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伴的过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这样做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一部分高收入群体的购物和其他消费需求。但是脱离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不切实际地将露天市场强行搬到商厦里去,就会失去绝大部分消费者、失去更大的市场。有些原本很是红火的露天  相似文献   

10.
顾名思义,还本销售就是一种向消费者返还商品本金的促销手段,这种带有明显欺骗性质的销售方为,曾在全国全各地风行一时,令无数心地善良的消费者上当受骗,而今又开始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还本销售热首次出现于1988年底。当时正值国家紧缩银根,国内市场由此前的狂抢购急速转入生面疲软状态,为了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库存积压商品的流通,许多工商企业纷纷推出“还本销售”这一对消费者充满诱惑的全新销售手段,给沉闷的消费市场如同注射了一支强心针。有关部门保存的统计资料表明,当时所有推行“还本销售”的工商企业几乎都“满载而旧”,…  相似文献   

11.
“还本销售”是我国目前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还本销售”,是工商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附加条件式的销售行为,即在销售时许诺:凡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额的商品,一年或数年后将购物款的部分或全部返还给购买者。这种商业活动发端于陕西咸阳,然后扩及陕西各主要城市和其他省的一些城市。一时间,企业纷纷效尤,消费者竞相参与:原因何在?恐怕还在“还本”二字上;企业在还本上大做文章,消费者因“还本”之利诱而盲目投资。企业真能“还本”,消费者真能获利吗?我们在对这一销售行为的始作佣者——陕西咸阳某装饰广告公司的盈利情况作  相似文献   

12.
化纤织品已成为各地城乡纺织品市场的“主旋律”。与纯棉布、呢绒销售量比较,它已大大超过“半壁河山”。大中城市的主要商厦,城镇的批发市场,化纤品种琳琅满目,色彩纷呈,花型绚丽多姿。其中,“水洗”品种,“卡丹”系列,绒感织物,以及印花、织花、扎花、压花大宽幅的面料、窗帘布、装饰布中的新花色、新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十分抢手。化纤布、涤棉布中的传统产品,譬如110X76,45X45,杂色涤棉府  相似文献   

13.
喜也憂也VCD     
那是1995年12月31日,刚刚揭开神秘面纱第二天的新世界商厦磁石一般吸引了无数前来观光购物的市民。在五楼,音响销售商场也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彩色电视那色彩纷呈的画面,高级音响那层次分明的音乐声,交织成一个家电视听的集市。而场面最“火”的,也许就数那VCD产品陈列处了。只要有VCD灯箱广告树着的,只要有VCD机器牌子摆着的,必然有消费者前来问价格问机器性能。 VCD小影碟机,正在成为上  相似文献   

14.
据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国内的汽车销售已陷入靠广告“烧钱”助销的误区,事实上,广告投放与品牌认知度并不成正比,且品牌也不是当下市场上主要的汽车销售卖点,而“物有所值”仍是36%的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消费者怎么啦?涂着口红的售货小姐在纳问:商厦还是这家商厦,店名一字未改,明窗净几,购物环境宜人;产品还是冠以那些外国名商社、大公司的商标,质量一流,包装醒目别致。在五花八门的钉有各种各样的洋文商标的针织产品面前,上海的消费者却一反往日对洋货的追求热情,把这些标有人们熟悉品牌的产品再三审视,即使是收入颇丰的白领,也在踌躇再三之後,冒昧地问服装售货小姐:“这是不是上海加工生产的?”於是售货小姐请出了柜台经理,经理手扶金丝边眼镜,自然是矢口否认:“这是正宗的进口货  相似文献   

16.
杭州金龙商厦率先推出各地不少商店效仿的“十点利”销售,是1994年商界反响最大的一件新鲜事.人们对它的看法不一.笔者认为“十点利”确有不尽合理之处,也确实不能不让人怀疑它能坚持多久,但它那种与欺诈、暴利针锋相对的诚实、勇气和挑战精神,是应当加以肯定的.其实,“十点利”的出现,本身就有价值,因为通过它暴露了当前商业经营存在的某些问题,反映了商业如何同市场经济接轨的某些客观要求.一、商业经营需要提高透明度.这些年来商战连续不断,但无论是广告战、礼券战、奖售战和削价战,多少总有点云遮雾障,叫人看不太懂,缺乏透明度.即使明码标价,也因为可以隐瞒进价而难以保证不“斩”客.市场经济要求商品交易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其中前提是公开,也就是要有透明度.像“十点利”这样,公开进价、公开进价的来历、公开商店的毛利,就很有透明度,让人看得“明明白白”.市场活动不能充分地公开,就不能完全公平和公正,也就谈不上真正同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7.
“惠”,即给予或受到的好处;“惠利”则是在利益方面给人以好处。如今,惠利正在成为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一些不法奸商甚至以此作为骗取消费者钱财的法宝。于是一招又一招的惠利促销法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又一个的消费者也落入了惠利的陷阱。 “让利销售”不让利 如果我们经常逛集贸市场,那么一定对“让利销售”这个词不会陌生。在一张又一张如海报般的大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这样几个字,而且其理由也充分得让消费者心中窃喜:“大拆迁,让利大酬宾”、“厂家直销,让利大酬宾”、“换季大甩卖”云云。然而多了个心眼的消  相似文献   

18.
走进绿色消费秦亮在’97都市消费领域,有一匹“黑马”飞驰纵横,那便是呵护生命、维护生态,正在显现勃勃生机的“绿色消费”———绿色食品,叫人想“食”不知打何时起,都市商厦店铺柜台橱窗里陈列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盒上,悄悄地印了一幅正圆形图案,上方的太阳、...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陕西掀起了一股“还本销售”热。所谓“还本销售”就是一些商业和企业许诺,凡在本部门购买商品者,三至五年间可得到无偿返还的购货款。今年10月,国内贸易部发出通知,认定“还本销售”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已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并要求“所有国有商业企业在推销活动中一律不准采用返本销售的方法推销商品。”那么,“还本销售”能不能保证按期返本呢?记者10月底到陕西进行了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20.
武跃 《中国经贸》2012,(19):93-94
电商价格大战引发了人们对汽车领域引人电商销售模式的猜想,以为这样可以大幅消减汽车的“暴利”,尽管在现有销售模式下汽车价格战早已打得如火如荼。“渠道为王”在汽车行业行不通,道理很简单:买家电,消费者认的是渠道品牌,只要是在国美或苏宁买的就行了;买汽车,消费者认的是产品品牌,买一辆捷达或帕萨特,一定是在大众品牌的4S店购买的,至于是哪家经销商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