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的706个合作社样本,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盈余分配制度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二次返利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以无盈余分配为参照,不同盈余分配方式都能够显著提升合作社经营绩效,公平且有效率的盈余分配方式的增收效应最明显。多种倾向得分匹配方法、Rosenbaum边界估计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均表明,二次返利对合作社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盈余分配制度通过激励相容机制促进了惠顾提升、风险分摊、产品市场深化,进而提升了合作社经营绩效。因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带动农户及推动生产经营创新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交易,合作社治理本质上是对不同类型交易的治理。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交易的类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选择与调整具有决定作用。在外围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别交易中,商品契约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商品契约的风险已在交易过程中得到补偿,难以对要素契约形成反向治理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不会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在积极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复交易中,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会被强化;在核心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交易中,要素契约的治理作用会得到增强;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实质上体现了对交易过程中商品契约的剩余风险以及对积极社员和核心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与管理的补偿,而交易的关系治理机制也使按交易额分配盈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快速增加,截至目前,共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85个,创建优秀示范合作社7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各1个。但是经调查发现,目前合作社财务管理普遍存在问题,示范社也存在不规范现象。在市场化背景下,财务管理不规范对合作社的运营以及社员权益维护造成不利影响,亟待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地股份合作社治理机制对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治理(包括决策、激励和监督)机制对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微观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1)社员参与决策有利于其增收和提高满意度,而村干部不同参与决策方式的影响不同,如通过理事会参与决策能提高社员收入和满意度,但采用行政手段干预决策会降低社员满意度;(2)政府扶持和“保底租金+二次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均能促进社员增收和满意度提升;(3)有效的监事会及财务公开制度能提高社员收入和满意度;(4)理事会和外部激励有利于村干部户增收,而内部激励和监事会有利于非村干部户增收。研究结论: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治理机制是影响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关键,因此,合作社发展政策重点是规范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经批准新人社的社员,一般都要出资入股。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规定,合作社净资产中的绝大部分都已记入社员成员账户,而且以此作为每年提取盈余公积量化记人社员成员账户和可分配盈余分配给社员的计算依据。如果没有股金溢价,新入社社员的投资可以直接按其实际出资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西部五省市参与"农超对接"合作社的财务数据和访谈数据资料实证研究了合作社在"农超对接"中的盈余分配问题。研究发现,合作社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且缺乏外在的监督、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自身素质不高和能力不足是造成当前合作社盈余分配没有达到《合作社法》规定的主要原因;合作社普遍存在夸大其盈利能力不足和明显减少对社员盈余返还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对农户的盈余返还机制和返还力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是山区农业大县。目前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共有183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24个、市级示范社161个;入社成员24.74万户,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例达到83%。为深入了解沂水县合作社的具体情况,笔者重点对五个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典型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典型合作社的基本情况佳汇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佳汇),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社。2008年成立,现有社员176  相似文献   

8.
正盈余分配是合作社运行机制中的核心制度,是合作社与成员利益联结的纽带。但从一些地方合作社运营实际情况看,超比例对资产股份进行分红、不按照法定比例进行盈余分配、虚提盈余以及不及时、不足额甚至不向成员支付等现象依然存在,损害了成员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合作社长久经营。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现状  相似文献   

9.
新情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形势喜人,同时也问题不少,议论颇多。譬如说:出现一些合作社意蕴淡薄的合作社,甚至有人直接斥之为“假合作社“;一些龙头企业领办的合作社与农民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扭曲,农民社员获利微薄;一些合作社的社员民主治理形同虚设,大户、企业或机构主导色彩浓厚;一些合作社净盈余分配中二次返利比例很小,法律要求的60%底限更是许多合作社没有做到的;等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实际上,就事论事的讨论可能并不能使我们正确地研判这些问题,而将这些问题放到一个更为宽阔的视野中观照,我们或许能够看得更加明白、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盈余分配方式不尽相同,除了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盈余公积金外,其余应该全部向社员进行返还与分配。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笔者现对合作社盈余分配进行如下归纳,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要素—产权结构—分配制度的分析框架出发,社员异质性的合作社会更有动力采用按股分红的盈余分配制度,体现了对资本的需求和青睐。但该框架及其结果并不能充分解释现实中合作社对分配制度多样化的偏好。本文以一个国家示范社为个案,从契约视角及成本收益分析出发,探寻该合作社分配制度转变的过程及其动力。根据结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社员机会主义行为在合作社中普遍存在,通过治理优化来规避这一问题成为了合作社选择分配制度的重要动力,其背后对利润的追逐则是制度选择的内生逻辑。随着治理问题、利润点的改变,合作社的分配制度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但在演化的背后其动力却是稳定不变的,那就是治理优化与利润追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四川省果蔬种植合作社社员的494份实地调研数据,探究合作社社员按照合作社要求进行农药施用这一行为对其农业收入的影响,以期细化农户增收方式,提出通过规范农药的施用进而提升社员农业收入的相关建议,帮助推广合作社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功能。方法 文章在控制社员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合作社特征的基础上,将社员的农药使用行为分为规范和不规范两类,运用处理效应模型探究规范使用农药的行为对合作社社员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 与不规范使用农药的社员相比,规范使用农药的社员农业收入平均高出10.24%。这种影响在不同身份的社员之间存在差异,对于普通社员,规范使用农药的增收效果高达11.46%;而对于核心社员,其增收效果仅为6.3%。结论 规范使用农药对于合作社社员的农业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推动社员、尤其是普通社员规范使用农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是帮助社员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门市兴旺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是以从事无公害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农民为主体,按照合作社与家庭双层经营方式生产、经营、分配和管理的经济实体。合作社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为社员提供生产、营销、技术等方面的服务,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社员赢得最大利润。坚持办社方向加强制度建设合作社经社员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并严格按照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要求加入合作社的社员,采取社员申请,理事会申批和发放社员证的办法。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根据章程,合作社创…  相似文献   

14.
林业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状况分析——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丽水市30家林业类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及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兴办方式主要是大户带动的;在功能类型上,主要是营销型合作社为主;在社员结构上,以农民社员为主,工商登记社员与拥有社员证社员数量相差很大;在规模上,合作社带动农户集中在101~200人之间;在产权结构上,绝大多数合作社呈现少数大股东与多数小股东并存的比较显著的股份化格局;在决策结构上,核心成员拥有控制决策权和经营决策权;而普通社员虽然也拥有决策权,但是相对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对扣除三金以后的可分配盈余则按股份比例和交易量(额)在社员之间进行分配,其中股份的作用相对更突出。  相似文献   

15.
宁阳县葛石大枣专业合作社是1996年8月份依托葛石供销社发展起来的。经过努力大枣专业合作社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997年被省体改委和省供销社命名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998年又被全国总社科技推广中心吸收为会员单位,成为泰安地区新农药推广总代理。截至1998年底,大枣专业社已发展社员1200户,累计实现购销额2180万元,为枣农增加收入750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其中1998年实现购销额720万元,为枣农增收220万元,按交易量二次分配11万元,社员分红6.8万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应将社员可计量、减少的交易成本与获得的交易优惠,看作按交易额(量)比例返利的盈余利益进行分析,更能真实体现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关系,并以典型案例进行验证,同时提出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户专用性投资、农社关系与合作社增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即"农社关系")对农户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合作社政策效果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专用性投资影响农社关系,进而导致农户农业收入差异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分析了差异化农社关系下农户的农业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专用性投资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农社关系;随着农社关系由非社员逐步向影子社员、松散社员和紧密社员转变,农户的农业收入分别提高8.01%、1.65%和2.46%;而对政府更为关注的低收入农户而言,当农社关系由松散社员转向紧密社员时,合作社的扶贫增收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规范填报财务报表,才能真实反映合作社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成员权益变动等情况。笔者根据几年来合作社管理、示范社申报、合作社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等经验,总结了完善会计账簿,先编制盈余及盈余分配表、再编制资产负债表、最后编制成员权益变动表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形势喜人,同时也问题不少,议论颇多。譬如说:出现一些合作社意蕴淡薄的合作社。甚至有人直接斥之为“假合作社”;一些龙头企业领办的合作社与农民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扭曲,农民社员获利微薄;一些合作社的社员民主治理形同虚设。大户、企业或机构主导色彩浓厚;一些合作社净盈余分配中二次返利比例很小。法律要求的60%底限更是许多合作社没有做到的;等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实际上,就事论事的讨论可能并不能使我们正确地研判这些问题,而将这些问题放到一个更为宽阔的视野中观照。我们或许能够看得更加明白、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我国发展已有数十年,对推进我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起到了显著作用。然而,近年来多处地区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行绩效受阻,甚至出现农户退社行为。为了维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稳步发展与示范社建设,有必要从社员视角去考察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江苏省四个地区的社员与非社员农户调研数据为例,分析农户的入股决策行为和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绩效评价值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的自身变量、家庭特征、入社后的体验效果以及地区因素都影响农户的入股决策行为及其所在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