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有序多元回归计量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户口性质、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和就业职业、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工资收入等就业特征对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影响显著。应该关注低知低薪农民工群体的过劳问题,规范劳动标准制度,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户、私营企业劳动者超长工作时间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4.
5.
6.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各类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普遍较高;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在绝对数值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在增速上与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替代关系;较大规模城市的较强就业吸纳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民营与外资经济发展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原国家计生委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描述分析了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幸福感状况,并采用有序因变量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较高;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影响,相对收入弱化了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婚姻状况、工作因素、住房状况、闲暇生活、政治权利等因素有正影响,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则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2000~2009年35个大中城市按住宅价格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组,结合面板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FM0LS模型探讨了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支付能力稳定性比较脆弱;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互为...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2000~2009年35个大中城市按住宅价格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组,结合面板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FMOLS模型探讨了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支付能力稳定性比较脆弱;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互为因果关系;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弱并不是普遍现象,仅存在于高房价城市;城市软硬件设施也是影响住宅价格并导致支付能力稳定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让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良性互动,并完善支付能力稳定性较弱城市的软硬件设施,引导住宅需求合理流动,增强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本文所提供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牛富宽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3):31-35
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城镇家庭住房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城镇家庭住房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地区城镇家庭住房差异主要体现在自有住房拥有率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两个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经济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有着积极影响,而性别比和人口年均增长率作为人口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对自有住房拥有率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有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朱相发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6):59-66
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住房因素对城镇育龄群体三孩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因素对城镇育龄群体的三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住房面积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房产数量;不同流动状况、地区的育龄群体在住房因素上对三孩意愿的影响都具有异质性.应持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强化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2003~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工业要素资源投入、工业产出以及碳排放数据,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区域工业技术效率,并对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区域间工业技术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对工业发展模式与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工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对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新形势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选择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与区域性连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潜力和区位优势是连锁饭店选址的重要依据,两类连锁饭店市场选择具有差异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GDP、人均GDP、非农业人口、消费品零售、批发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市场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饭店总体市场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全国性经济连锁饭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重点布局,选择铁路交通便利的城市,区域性经济连锁饭店在发源地城市的分店要显著多于其他城市,并开始逐步朝周边城市扩张。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企业与不同类型伙伴的合作研发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作研发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选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出口强度则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合作研发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促进作用最强,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作用次之,内部合作研发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我国当前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际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和地区总人口等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泰尔指数Theilit和城市规模Lnupsit两个面板数据变量的个体固体效应模型,研究表明,泰尔指数与城市规模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影响系数为2.6741%,现行的城市规模扩张总体而言仍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