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以每月收入额减  相似文献   

2.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其他所得.它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来源.个人所得税与百姓息息相关,如何有效进行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问1: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答: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都应纳税。具体计算方式为: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问2:单位福利应否纳税?答: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实物所得,如住房、电脑、汽车等,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按照购买住房、电脑、汽…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7,(16)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对职工个人所得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两部分进行征税。本为通过分析每月工资波动性与稳定性的不同,导致相同的工资薪金所得出现不同的税负以及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设置存在无效区,导致收入与实际所得倒挂的现象,提出对个人所得按年征收、取消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设置、重新设置应纳税所得额及适用税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港澳个人跨境受雇所得有关公告的适用主体和所得类型、工资薪金所得和跨期奖金计税方法的变化以及享受公告待遇的程序性要求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采用加权平均法解决公告中工资薪金与跨期奖金计算境内实际停留天数区间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年终奖适用的税收政策全年一次性奖金,即通常所说的年终奖,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先将员工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进行计算。如果在发放一次性奖金的当月,员工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数,应将  相似文献   

7.
史开瑕 《财政监督》2012,(17):65-66
本文首先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及变化进行解读,继而通过分析计算,寻求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禁区、增量税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工资薪金所得中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8.
工资薪金支出属于企业的资金流出。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可以依法税前扣除。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根据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国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采用了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形式。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综合征收,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式在借鉴综合所得的基础上而有些微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揭开税负水平差异的原因,为新政策下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法新规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了1600元,这一调整使得以工资、薪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纳税人合法节税的方法有了新的变化。某区间收入者:年终奖少纳税目前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纳税金额,所以以往通过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均匀分布于各月发放以避免适用较高税率的节税策略已不必要。然而,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的提高,却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报酬发放形式更能帮助个人节税。  相似文献   

11.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经研究,现就调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办法通知如下: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  相似文献   

13.
《安徽水利财会》2006,(3):20-2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82号)的规定精神,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方兴未艾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和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个所得税。  相似文献   

14.
年终奖金发放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案例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个新的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对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做出了新的规定。按照以前的规定,一次性发放数月奖金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然后按照这个所得来根据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确定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这种办法来计征的话,年终奖金发放数额一般较高,其最高适用税率达到25%~35%也是经常的事。于是,“年终奖金分期付款”成为个人所得税筹划的首选方法。而新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FACE/前言股权激励对象取得的所得是与其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属于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文章从适用税目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股权激励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三种股权激励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吕芙蓉 《税收征纳》2010,(2):45-46,49
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中,未达到离退休年龄.提前离岗且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即实行所谓的内部退养政策。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而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7.
《草原税务》1994,(9):37-40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下简称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现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由于在中国境内公司、企业、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企业)或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以及税收协定所说常设机构(以下简称中国境内机构)担任职务,或者由于受雇或履行合同而在中国境内从事工作,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如何确定征税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48号,以下简称"148号文")明确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外习惯性居住,如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而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在其原因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外居住的个人①)非独立劳务纳税义务的所得范围如下:①在中国境内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担任职务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②在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担任职务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③在税收协定所说常设机构担任职务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④由于受雇或履行合同而在中国境内从事工作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相似文献   

19.
近接一些地区请示 ,要求对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做出规定。经研究 ,现明确如下 :一、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 ,不属于离退休工资 ,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 ,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 ,以…  相似文献   

20.
按税法规定,纳税人劳务性支出与临时用工支出在税务处理上是不同的。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劳务性支出允许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而临时工的工资性支出要按实际用工时间计算全年平均人数并按计税工资有关规定扣除其工资性支出。鉴于这种规定,企业首先应正确界定劳务性支出与工资性支出。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089号文明确如下: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